第二八八章 弘光帝上位,一地狗血(1 / 2)

清廷對明報所報道的消息,自然不會全信,立即派出大量斥候進行進一步確認。

他們首先確認了察哈爾部確實是反叛了,然後不由對遼東發生的事情更信了幾分。

如果盛京沒有被新軍攻占,豪格沒有被唐寧打敗,察哈爾部怎敢輕易反叛?

就算豪格沒有全軍覆沒,察哈爾部反叛了,那也是凶多吉少,因為豪格的後路一下子被堵死了,糧道也被切斷。

如果察哈爾部再聯合新軍對豪格夾擊,豪格就算全盛時期,也是難以抵擋。

隨著消息的一步步確認,清廷上下一片惶恐,因為事情太嚴重了,嚴重到完全超出了想象。

盛京,包括整個遼東被新軍攻占,都不是整個朝廷能輕易承受的。

而豪格是先帝皇太極的長子,地位比之阿濟格更為尊崇,其率領的五萬滿八旗全軍覆沒,相當於兩支整旗的覆滅,簡直是雪上加霜再加霜。

這兩件事情的發生,對整個朝廷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老家被占,察哈爾部又反叛,入關的滿八旗相當於直接被關進了關內。

入關的近二十萬滿八旗精銳,經過這兩年的戰鬥,特別是最近一年的連續巨大消耗,已經不足一半了。

全盛時期都不是新軍的對手,現在實力減半都不止,軍心還受到了極大的動搖,怎麼可能守住這岌岌可危的江山?

更可惡的是,本偏安一隅的大西政權,看到有機可趁,居然直接進軍陝西,一路勢如破竹,直逼京師而來。

大清,似乎一下子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出路在哪裏?

也就在這時,應天府派出的使者抵達京師,給清廷指出了明路,核心內容就兩個字:投降。

當然,遭到了清廷上下幾乎一致的反對,他們的高傲不允許他們選擇這條路。

何況在不少人看來,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輸掉,新軍是占領了遼東,占領了盛京。

大清不還是占著大明的京師嗎?新軍手上有很多俘虜和人質,坐擁京師的大清,想要俘虜和人質的話,隻會更多。

至於新軍手中有兩個親王,大清手上還有一個皇帝,親王之類的,更是一大把。

所以,清廷以多爾袞為首,覺得自己有足夠與應天府談判的籌碼。

唐寧也知道會是這種結果,雖然自己與滿清是敵對方,但也不得不承認,現在這一代,是清廷最強盛的一代。

如果不是自己帶著橫空出世,他們將摧枯拉朽的摧毀明室政權,最終取得全國的政權。

所以,這些人都有著自己的驕傲,在並非走投無路的前提下,怎麼可能選擇投降。

既然不願意投降,手中確實有一些籌碼,那就談唄,慢慢談,反正他唐寧又不急,談得越久越好,讓張獻忠去鬧騰。

如果大西軍兵臨京師城下,清廷想不正麵應對都不行了。

現在清廷幾乎已經無兵可派,多鐸、滿達海、濟爾哈朗所部被新軍拖住,為數不多的滿八旗又要保衛最重要的京師。

至於漢八旗、蒙八旗,已經不敢輕易往外派了,很可能一派出去,就無法再收回了,到時候再反過來進攻京師都不是不可能。

這段時間,已經有消息傳出被軟禁在京師的朱由崧、朱慈煃、朱由棷等人正在秘謀起兵。

如果不是正在與應天府談判,多爾袞恨不得直接將這些人斬個精光。

張獻忠本就是混世大魔王,現在清廷沒有任何手段能夠威脅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