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監視(1 / 2)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天穹之北,地勢高。

遠遠望去,如一把緊貼大地的巨型長弓,弓身裹綠毯,是一片盎然的蒼翠,再換個角度細看,又如積成固體的彎月,月上有人行,仿若地貌不合,高坡上倒映了像半截沒畫完的敦煌壁畫,頗為引人深究。

這裏,是遼國高原。

矮林短草,蒼蒼成簇,如青螺一綰,遠山黛色亦與雲同愁。

一支雄壯的駿隊駛過坡來,高舉灰色旗,上方白色印書,大大的“遼”字,旁邊還有支高瘦的馬隊,車馬急急前行,車簾飄忽。

馬車內,有人動作急切,掀簾詢問外麵趕車人。

簾子掀開,探出那隻手的手背,堆了幾條皺脊,車內光線有些暗,行駛速度也過快,裏麵之人沒有探出頭,隻能瞥見他太陽穴旁白了幾根的發,戴紫須木簪冠,一雙明目,如山巍峨。

“秦丘,大概還要多久才能到沁京?”

“回太尉,以我們的速度,最快也要三天。”

他心算計著時間,三天,最好不要錯過迎祭司大典。

“再快點兒!”

“啪!”

“駕!”車外的鞭撻之聲越發急促。

他最早到的是封國,一路往西北國家去,最後到了遼國,遼國派通勤使與他同行回京,其餘各國都已收到消息,應該也在去京的路上。

加之,此次廢祖製的提出,更要快馬加鞭,群臣私下一個半月前便已有了互議,宇文燼也幾次與他傳書,考慮再三,為顧全大局。他暫時也同意了,將奏折轉交給薑井源代為上書。

隻不過,事情都趕在了一起,怕是難以爭相,為此,他決定先親自遠訪四國,看看四國大王怎麼說,也因事情過大,誰都不能一下子拿出準信,隻能盼這次各來使能將消息帶回去,望這期間選出新帝,順利登基,不要再在進退維穀的局麵僵持了。

不管祖製廢不廢,祭司選出了,迎還是要迎的。

另一處地界,截然相反,正上演著蕭瑟無聲一幕。

綿長的雲團,暗渡陳倉,拖出一個意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此乃弱水水域,一人悠哉看景,四周白茫茫迷霧,如雪鋪落。

難以想象,有人在這裏孤舟垂釣,做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舉動,不知忽悠自己,還是忽悠別人。

他到底知不知道,弱水底下,其實不存在任何生命跡象?

都說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可是這位,完全不想什麼願與不願的事,就這麼耐心的,愜意的催其上鉤,他似是懷揣神秘法寶的得道仙師,不必掐指算,就能知道對方一舉一動。

錫箔色調舟楫緩緩蕩蕩,舟上傳來少年剛經過變聲階段的清促嗓音,“先生,跟在後方的船加快了速度,您確定我們不需要甩掉它?”

“讓它跟,我們繼續釣魚。”

少年忍不住要問出心頭的疑惑,“先生,您知道這裏並沒有魚,為何還……”

先生著一身錦藍銀片世族華衣,發間盤桓的青玉簪,鑲淡淡珠翠,眼中幽藍,似在感歎這世事兩茫茫,雪霧為何落不盡呢,他也還無法轉身離去。

他輕輕“嗬”了聲,不再說話。

少年也靜靜的,知先生深謀遠慮,既不說破,他便好好守著。

少年眉宇正色,眼神清明,原先平瘦的下巴也漸圓,看起來磨礪得越發沒有劣根性,可卻是比原來多了些尊崇與信仰,從他的身上可見他做的每件事,都是堅定不移的。

“青竹,到沁京後,你將被分編到青林麾下,隨時聽候他差遣。”宇文燼一邊執釣,一邊侃侃說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