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之前那個庫管姐姐因為工作太多,賬目和統計表經常都理不清楚,吳怡姐審賬的時候到處都是問題,經常找她去解釋,庫管姐姐覺得壓力太大,就提出辭職了。我剛開始還理解不了那個庫管姐姐的痛苦,接手幹了幾天之後終於能夠感同身受了。
我們有三個庫房。一個是存放玻璃原料和金剛砂、拋光粉的,這些東西每一袋都是幾十公斤,我根本搬不動。那個庫房灰塵很大,在裏麵逛一圈出來就能變成白眉大俠。我這個小身板拿那些東西沒辦法,就隻負責清點數量和記賬,入庫、領用都是使用的車間負責。
我的主場是輔料、低值易耗品和半成品、成品庫房。這兩大庫房裏全都是四、五層、兩米多高的貨架。輔料、低值易耗品庫房品類又多又繁雜。大到桶裝酒精、汽油,乙醚、油漆,小到毛刷、刀片。一個公司所有的物資全都要經過我的手進出。現在還能回想起工場的哥哥姐姐們在辦公室門口呼喚我的場景:關雪,我要領掃帚、拖把;關雪,給我拿一雙手套;關雪,給我抽一桶灑精;關雪,我要領紙箱;關雪,給我拿一卷打包帶......采購大哥或者供應商經常都是人還在公司門口就開始喊:“關雪,來收貨了!”而我的回答總是:“好,馬上就來!”
半成品、成品庫房這邊每天也很熱鬧:關雪,三麵光五盒入庫;關雪,四麵光兩箱入庫;關雪,領兩盒三麵光;關雪,發貨,屋脊棱鏡12.5五箱、16.5兩箱、19.5兩箱、22三箱......汪總每天都會到庫房轉轉,問:“關雪,今天都有哪些產品入庫了,數量有多少?”
我每天不是在庫房上躥下跳拿放東西就是在辦桌前跟那高高的一摞賬本博弈,每個月月底都會在電腦前加班跟每個工場對賬做統計表。
我身兼統計和庫管工作,既要聽財務經理和老板安排工作,又要和下麵各車間主管打交道。每天穿梭於幾個庫房、工場和辦公室之間。就像汪總說的那樣,工作量並不亞於在車間。也就是剛20歲,精力旺盛,承受得了這麼大的工作量,要是現在我可能早就累趴下了!
這家公司算是個家族企業,辦公室裏的同事要麼是股東,要麼是股東的親戚或者親信,隻有我一個人是外人。我的工作量是最大的,有時候別的人還會讓我幹一些我工作之外的事情。我那個時候覺得年輕人有的是力氣,吃點虧沒什麼大不了,就當是學習了。從來不在老板麵前叫苦叫累,也不找他們加工資。覺得自己的學曆不高,能力也不足,學習是最要緊的,所以就沒計較那麼多。
很快我就從一個電話都接不好的菜鳥成了個穩重、幹練的統計員。那段時間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工作經驗!我工作的頭緒很多,憑著自己年輕、記憶力好還沒有過重大遺漏,但有次汪總跟我說:“關雪,拿支筆把別人跟你說的事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從那天開始,我養成了記工作筆記的習慣,事實證明,這真的是個非常好的習慣。
我的辛苦沒有白費,汪總和吳怡姐都看在了眼裏。二00一十月,公司給員工購買社保,第一批人員全是老員工,汪總把我這個進公司不到半年的新員工也加到了名單上,他說我值得公司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