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繳獲輜重(1 / 2)

騎兵采用分開兩翼衝鋒的陣勢,中間流出大片的空檔,給第二線的步兵火力發揮留下了充足的餘地。

為了徹底圍殲敵人,給炮兵和步兵放開手腳,趙羽騎兵部隊雖然分成兩翼,一邊隻有區區的十五人,還是半弧形迂回,在二百多米的距離上,一麵射擊,一麵朝前衝鋒。

最初的三十幾個人,按照一路走來時的要求,飛快打光了彈倉裏的所有子彈,瞄準與否不關緊要,重要的是引起敵人慌亂,同時攻擊的重點是敵人的戰鬥兵員,看起來,敵人顯然是一支輜重補給部隊,戰鬥兵力不足百人。

卡車,馱馬,馬車都有。占用的步兵也不少。

猝然攻擊之下,盡管日軍前麵警戒部隊在阻攔,其第一線的戰鬥部隊還是被撂倒三十幾個。

趙羽騎兵弧形環繞,有意拉大距離。

此時,敢死隊其他騎兵也果斷出來,分成兩翼增援。

槍聲就是命令,第二線正麵步兵立刻進行射擊,架起機槍火力壓製,擲彈筒朝著日軍頭上亂砸。

炮兵陣地上,葉挺軍長,淩紫嫣隊長,萬國雄連長等,也指揮炮兵轟擊敵人,迫擊炮和92步炮等朝著日軍頭上猛砸。

乍一交鋒,幽靈敢死隊就發揮出騎兵突襲,步兵正麵壓製,炮兵轟擊的協同戰鬥,用強大的火力,籠罩了日軍。

熱兵器時代,火力為王!

日本步兵再高的技戰術,再驍勇瘋狂的精神,再優秀的傳統,到了米國和英國澳大路亞軍隊的海空火力優勢的鐵幕下,潰不成軍,死傷慘重,關東軍那些精銳,大多是在太平洋那些個島嶼上消磨殆盡的。

當然,珍珠港轟炸以後的最初半年裏,日軍橫掃東南亞,美英荷蘭軍隊慘敗,原因很多,戰鬥經驗的匱乏,海空軍力量準備的不足,火力裝備優勢尚未構成,前線部隊的驚慌倉促等等。

如果現代中國任何一個集團軍穿越到那時,都能輕鬆碾壓全部鬼子兵,三個月滅亡倭國,不在話下!

如果有現代99a一個坦克營交付到趙羽手裏,他就不會有如此吃力的全麵部署,而是長驅直入,橫衝直撞,碾壓鬼子成肉泥。

別說這個,就是1943年底開始的中國遠征軍的大反攻,火力超強的支那軍橫掃日軍甲種十八師團,讓它補充了十幾次還是崩潰了。

帶著許多遺憾,趙羽率軍衝擊到敵人的側後,並沒有繼續進攻,而是逃跑了!

也並非逃跑,這是預伏的小股遊擊部隊。

一旦敵人潰敗,他們就會從樹林和土包溝壑後麵衝出來,打冷槍,或者截斷敵人的逃路,進行狙殺,擾亂,造成可怕的威脅。

即便不參戰,他們也將對敵人造成極大的心裏壓力,畢竟,敵人眼睜睜看著這些騎兵衝過去了。

隨後,又有十幾名騎兵衝過來,分散到趙羽的方位,這樣,先後兩支騎兵共計六十餘人迂回包抄,斷敵後路。

這種迂回滲透圍攻的戰術,是日軍最基層的步兵進攻戰術,對戰國府軍隊,屢試不爽。

這種戰術,可以策應正麵中央的進攻火力,也可以截擊殘敵,還可以戰術牽製,靈活機動。

中國國民黨正規軍陣地戰的潰敗,有很多就是敗在這種戰術下的。

而且,很多著名的抗日將領,就是倒在這種陰狠的滲透側擊攻勢麵前,比如七七事變開始29軍的佟麟閣軍長,趙登禹師長,被日軍滲透才玉米地的小部隊冷槍狙殺,此後豫西的36集團軍司令官李家鈺上將,也是撤退途中被日軍先期滲透小隊獵殺。

當然,這種戰術,後來被我軍學習嫻熟,成為著名的穿插戰鬥模式。

這種戰法的意圖是全殲敵人,因為趙羽發現,敵人的援軍以輜重為主,攜帶有大量的彈藥,如果殲滅的話,繳獲必然眾多,特別是敵人的炮彈和子彈,將是極大的戰利,對將來戰鬥意義極大。

為了加劇敵人的緊張,不使敵人絕望之中破壞輜重,趙羽等人開始從樹叢中打冷槍。

這些輜重,讓特別是彈藥如果不能截獲,則戰鬥效果將大大降低。

趙羽可不想將繳獲的大批鬼子火炮因為沒有炮彈白白扔了。

此時,炮兵的轟擊進入了**,大量的炮彈呼嘯著砸到日軍頭上,將日軍的隊形打散,陣地覆蓋,轟得他們根本抬不起頭來,很好的壓製住,更多的步兵幾乎傾巢出動,增援前線步兵線。

戰鬥不算激烈,完全是一麵倒的形勢,甚至有些無聊,敢死隊強橫地壓著敵人打,進行了二十分鍾,全部結束。

戰鬥的關鍵果然就是炮兵的威力,狂轟濫炸,將日軍炸得死傷累累,根本沒有集結組織的機會,接著,步兵的凶猛火力橫掃,也造成日軍站不住腳跟,稀裏嘩啦地敗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