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的距離之內,日軍立刻投擲手雷,盡管不多,這個東西還不少,頓時,呼嘯聲聲,爆炸震撼,將守軍的戰壕淹沒。
日軍第一梯隊的人潮在攻擊到守軍戰壕前的時候,二百多人的步兵中隊已經隻剩下三十多人,不過,74軍第一道戰壕裏的官兵,也被打掉了一大半,同樣傷亡慘重。
一道道人潮湧動,漫延過了74軍的前沿戰壕,無數個雪亮的槍刺捅過去,將支那軍殺死,雙方士兵扭打,拚刺,撕咬,手雷互炸,非常慘烈。
戰鬥的結果是,第一道第二道戰壕先後淪陷,被日軍占領。
日軍的錐形戰術在集團衝鋒麵前非常有效,機槍射手在多個錐形的最後位置,可以利用兩個相鄰錐形的寬闊射界發揮作用,而步兵的衝鋒也可以讓錐形的兩側和前麵,同時射擊,發揮作用,所以,日軍的衝鋒過程,號稱玉碎衝鋒,其實是牛島善雄大佐的噱頭,日軍還是依靠專業戰術技能取勝,精神氣勢恐嚇為輔。
在這種綿密的火力下,依靠槍彈的射程遠,精準性高的優勢,戰術協同性強的日軍,依靠人數的威力,不太費力地拿下了74軍第一支隊的前半部陣地!
不過,74軍畢竟不是吃素的,裝備不錯,彈藥還不少,尤其是迫擊炮和擲彈筒,手雷,在近距離接戰以後,瘋狂地反擊日軍,在日軍的人潮中掀起一簇簇的血****花。
汩汩人血,翻卷崩裂的鬼子五花肉……
按照趙羽的建議,李天霞將陣地設置成前輕後重的三個區域的縱深配備,至於側翼的監視和防範,毋庸多言。
第一個區域很快就淪陷了。
沒有崩潰,因為,守軍和日軍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四百多名守軍,在多條戰壕裏英勇戰鬥,直到最後絕大部分英勇犧牲。
不過,日軍的損耗更加嚴重,畢竟是衝鋒,沒有任何遮掩,四個步兵戰鬥中隊,包括一部分炮兵改成的部隊,已經徹底垮掉,700多名鬼子完全傾倒在陣地上,死翹翹橫臥,鼻孔朝天僵死了,還有一些百十名日軍士兵受傷,掙紮在血泊之中。
日軍沒有停歇下來,牛島善雄大佐親自在部隊中指揮,日軍的土黃顏色的濁流在漫延過守軍第一片防禦陣地以後,迅速湧起,繼續朝前突擊。
不過,日軍已經很聰明地按照戰鬥規劃,那些不成建製的部隊,自動潛伏到戰壕裏,其餘的戰鬥中隊朝前梯次攻擊。
日軍的進展並不如規劃的那樣精準,一條衝鋒步兵線曲折散亂,看起來有些小問題。
74軍第二梯隊防禦區域的官兵,立刻開槍射擊,心無旁騖地戰鬥起來。
他們被激烈的戰鬥震撼,被前麵幾乎全軍覆沒的戰友感染,沒說的,打!
其實,日軍那沸騰的衝鋒氣勢,對對手的作用有雙重的,有的會嚇破膽,有的會被激發血性,更加勇敢,如74軍。
戰鬥在二十分鍾時間裏終結,日軍人潮翻滾,終於滾了回去。
此時,日軍沒有了機槍掩護,隻有步兵射擊,火力薄弱了太多,馬上被守軍抓住戰機,一頓瘋狂的掃射轟炸,一片片地打死打傷。
日軍完整的兩個戰鬥中隊徹底不見,一根毛也沒有了,後續的兩個中隊損失太大,也失去了進攻能力,相反,74軍守衛部隊的損失還沒有超過一半。
到此為止,日軍死傷一千五百餘人,幾近全體部隊的一半,前沿不斷崩潰的中隊,終於將其他後續的中隊嚇阻了。
不過,這個時候,日軍沒有軍官來指揮,隻能就地匍匐射擊。
軍官呢?
機槍手呢?
大多被趙羽的狙擊手幹掉了。
本來了,他曾經和李天霞一起到第一道陣線狙擊敵人,後來看到形勢不對,立刻撤退,還對所有狙擊隊員做了周密的安排。
對於他的安排,李天霞心領神會,專門派遣了步兵保障彈藥,保障安全。
這些隊員,利用德國步槍的高遠射程,精準的優勢,子彈的大威力,專門狙殺日軍的機槍手,軍官,造成日軍的兩次衝鋒中,人員大量被殺,機槍手幾乎全部被幹掉。軍官也紛紛中彈斃命。
趙羽是最繁忙的,他狙殺的日軍數目,自己都記不清楚了。他除了打敵人的軍官,機槍手以外,還打敵人衝鋒最猛烈,造成“極壞”影響的兵頭,打擊日軍的衝鋒士氣。
牛島善雄大佐,就是趙羽爆頭擊斃的,日軍炮兵聯隊長秋山,也倒在他的槍下!
在沸騰的戰場上,趙羽狙擊手獵殺了日軍的最精華,打斷了日軍的脊梁骨,最終阻止了日軍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