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最後覲見(1 / 2)

之所以仇視美國和蘇聯,主要是因為這兩家是與他爭奪中國的主要對手,蘇聯不用提了,在三十多年前,因為爭奪中國發生日俄戰爭,日本勝利但是擔心毛子複仇,他開始侵略中國以後,蘇聯大力支援中國抗戰,用援華航空誌願隊的名義,派遣了大量專業空軍人員,培訓中國空軍,或者直接冒名頂替,在中國上空和日軍交戰,也負責軍事指揮,發揮了極大作用,為此,死傷數千人……

美國雖然在開始寬鬆貿易,隨意日本進口它的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可是那是資本的貪婪,要大發戰爭財,隨著日軍攻勢的太過擴張,美國追殲改變了態度,1940年日軍進占印度支那北部,也就是越南等地區,擠走了法國殖民軍,直接威脅了菲律賓等美國殖民地,隨後,日軍又順理成章吞並了印度支那南部,這樣,美國已經對日本開始經濟製裁,後來還有貿易禁運。

總之,蘇聯和美國是日本天然的敵人,日美之間早就各自製定了未來戰爭的計劃,收集情報等等,此時,美國還發出談判條件,要求日本徹底退出中國。

美國人最陰,賺足了日本的金錢,才圖窮匕見,讓日本人忍無可忍出手,自己又占領道德製高點,其無恥和聰明巧詐,無與倫比。

時1941年4月上旬,歐洲戰爭如火如荼,德國逆時針方向橫打掃了波蘭,北歐,西歐,攻英國不克以後,轉鋒東南歐,占領南斯拉夫,攻擊希臘,直到克裏特島。下一步就是360度的反轉回來,進攻東歐蘇聯!

英國困守三島,癱瘓於帝國眾多殖民地,法國被德國劫持,控製,歐洲的德國意大利囂張不可一世,作為德國盟友的日本,自然不覺得自己戰略上有哪些特別的危險。

軸心國集團的軍事同盟已經簽約,有德國罩著,日本大本營覺得,要解決支那問題,不是不能,而是要治標治本,必須將蘇聯和美國都拿下,自己才能完全靜下心來消化享用支那,亞洲霸主的地位才穩定。

德國在兩個月以後進攻蘇聯的情報,日本方麵是否得知,不清楚,可是,日蘇之間簽訂了和平協議,多少讓日本大本營覺得,必須迅速改變陸軍兵力分布了。

經過激烈爭議,大本營從關東軍調集了一些精銳的聯隊和旅團,拆分整補,調集到武漢地區,恢複這一地區的實力,先後恢複了所有被殲滅的部隊編製,第3師團,4師團,6師團,40師團,13師團等。

等於說,日軍暫時放棄了對蘇聯遠東地區的妄想,將精銳和注意力,更大程度轉向了中國方麵。

大本營驚呼,應該對支那戰力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接著,將敗將阿南惟幾撤職,同時懲罰支那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大將,將他降職使用,調遣到武漢地區。

蘇聯,美國,英國等國家,包括德國,都對中國的第二次長沙會戰極為重視,特別是蘇聯,他們深知道中國戰力的提升,對蘇聯意味著什麼,歡欣鼓舞。

“中**隊在湖南省一帶,利用防守反擊的策略,全殲日軍四個師團以上的精銳,顯示了超強的戰鬥力,令人驚訝。”

英國人在獅城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也反複關注著這一場戰役:“忽然,中**隊強硬起來,一舉殲滅日軍十餘萬精銳,令人震驚,也許,他們可以更好的阻遏日軍的勢頭,對帝國的遠東防禦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羅斯福總統甚至要求軍方進行研究,看中國的軍隊這一場勝利有沒有普遍意義。“中國人的勝利太意外了,他們不是一向稀裏糊塗地慘敗再慘敗嗎?”

無論如何,這一場戰鬥都影響了國際局勢,蘇聯,美國,英國,都派遣了專業的軍事武官,要到武漢地區進行實地勘察,收集情報,研究戰略戰術。

蘇聯政府還向駐華大使發出秘密指令,要他關注重慶政府的新戰略。這是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對中國的蔑視。

在這些國家的很多媒體上,字裏行間,對於中國會展勝利的成果表示例行的質疑,同時,又表示了一定的欽佩。

……

趙羽沒有過多關心這些,而是首先關心自己的事情。

國際局勢的改變,他引爆了的第二次長沙會戰的乾坤大逆轉,在他眼裏,都是小事情,無關緊要,最要緊的是他目前的處境,未來的舉措。

他其實處於極端危險之中。

薛嶽一定要表彰他的功績,多次將他的情況給重慶反映,重慶方麵也派遣了人員前來看望他,據說,已經在路上了。

趙羽可知道,自己是怎麼來長沙,最終風雲際會了大會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