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500萬發子彈,對於子彈奇缺的八路軍來說,對於每一戰役隻能配備5發到10發子彈的部隊來說,意味著什麼?
“英雄,熱血,熱心的英雄。”林-彪師長有種激動,也有深深的共鳴。
蘇聯國防部,鐵木辛哥元帥帶著趙羽寫的一張16k的白紙上密密麻麻的字跡,有些納悶地提交給首席人民委員,相當於國防部長的伏羅希洛夫元帥。這些蘇聯的保守派老資格的元帥,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模式和思維的軍官,對於趙羽的戰略思路不是多感冒,但是,對於斯大林同誌的重視態度又不敢隨便敷衍,所以,趙羽的這一張被叮囑為決定戰後國際格局的情報,他們是看不懂的。
“導彈?噴氣式飛機?核彈?這麼多公式……”
一張紙和它上麵包含著無量未來信息的資料,被束之高閣。
但是,一名將軍走了進來,恰好聽到了他們的談話,立正敬禮以後,要求:“元帥,可否讓我來看看?”
“朱可夫將軍,你能看得懂嗎?”鐵木辛哥元帥笑嘻嘻地說:“我覺得趙羽將軍就是在愚弄我們,什麼噴氣式飛機,導彈和核彈,還講了德國和美國的研製,我不相信,太離奇了,也不想麻煩斯大林同誌。”
伏羅希洛夫元帥也笑著,“那好吧,既然你感興趣,畢竟,人都有好奇心。”
朱可夫接著那一張紙看了看,迅速被內容吸引了。
他是剛從基層視察回來的,本身也是一個軍區司令官,不過,盡管他在諾門坎戰役中重創日本,在斯大林的心目中已經有了位置,卻並非決定性的核心組成員。
“元帥同誌,你們覺得,這是那個勇敢的中國人給誰的建議?”朱可夫大將問。
“應該是給我們國防部,不過,這些建議和說法太離奇了,完全脫離了實際,或者是胡說八道!”鐵木辛哥元帥信口說道。
“不,我覺得,應該是給斯大林同誌看的。”朱可夫故意說。
“啊?”鐵木辛哥元帥嚇了一跳,隨即心有餘悸:“不不不,趙羽沒有說。”
“那就對了,他沒有專門說,也就是說,沒有排除斯大林同誌了?”朱可夫很技巧地提醒。
鐵木辛哥元帥頓時渾身發抖,馬上抓過紙張,撥打電話:“親愛的斯大林同誌?我是鐵木辛哥……”
一個小時以後,斯大林辦公室,聚集起來的蘇聯最優秀的第一流的科學家們,正在認真研讀趙羽的“離別留言”。正反兩麵的一些內容,雖然更多是一些描述,不是嚴謹地科學闡釋,依然讓這些科學家們心潮澎湃,因為,趙羽打著的旗號是,這是德國人美國人都開始搞的內容。
“你們看,噴氣式飛機真的有前途嗎?”斯大林威嚴地問。
一位科學家和飛機設計師站起來:“敬愛的斯大林同誌,飛機的研製的確出現了兩種思路,一種是螺旋槳,一種是噴氣式,但是,噴氣式至今沒有成功,不排除有些國家還在搞,我個人也覺得,噴氣式如果成功,必將是新的思路,新的革命,”
“那好,你們立刻去搞,否則,按照趙羽同誌的說法,德國搞成了這種飛機,速度快捷的轟炸機,我們高射炮和殲擊機都無法攔截,太可怕了,”斯大林將煙鬥丟下去,拍著桌子下達命令。
“是,敬愛的斯大林同誌,我們立刻就去研究!”科學家敬禮。
接著,其他方麵的問題,經過專家的研究,證明有極強的實用價值,或者,盡管無法預料,也絕非胡說。
“是嗎?炮彈可以引導飛行?自己擊中目標?原子彈爆炸,可以相當於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的tnt炸藥當量?我覺得太離譜了。”斯大林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看法,因為,這些東西,要是在別人嘴裏說出來,早就被他批判成反革命分子造謠蠱惑“**上消滅”了,可是,是親愛的趙羽同誌說的啊。
“斯大林同誌,的確如此,這是科學語言,從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上推測,是合理的,德國人已經在挪威等地建設重水工廠,也都是事實,我想,美國人也必然在搞。”幾個科學家也都異口同聲。
斯大林愣了片刻,喊來了貝利亞:“你調查的資料如何?”
貝利亞急忙彙報:“敬愛的斯大林同誌,這就是資料,我們契卡確認,德國和美國都在搞原子彈研究,英國的特種突擊隊還襲擊了德國在挪威的工廠呢,美國也在研究,標號是曼哈頓計劃,這些,都是我們情報人員用生命和智慧得到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