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步兵旅,是日本人在戰爭後期才編製的部隊單位,由於趙羽和山西八路軍在關家堖戰役的勝利,刺激了日軍,提前編製了此種部隊。
他們和獨立混成旅團的差別,微乎其微,最主要是沒有專門的炮兵部隊,屬於更加輕型的微型師團吧?總之吧,日軍援軍到了。
旅團長板津直俊少將,帶領4個步兵大隊,一些工兵騎兵輜重兵等特種部隊,氣勢洶洶地殺上來了。
且退且戰的一百多個鬼子,用精準的射擊,阻擋著八路軍官兵的靠近,從介休城中被八路軍用大炮轟出來,這些鬼子拚死殺出一條血路,依托城北一片山地匆忙布置防線,負隅頑抗。
可惜,此時的八路軍,已經不是昔日的八路軍了!
王近山支隊長的瘋子綽號可不是白叫的,他親自帶部隊窮追不舍,緊緊咬住敵人,決心將敵人一個不剩地全部砍死。
在城北布置的攔截線居然被鬼子突破了,讓他很意外,也惱羞成怒。
不是八路軍攔截線太差,而是,鬼子很機警,知道了臨汾城的崩潰,知道了一係列南麵城市的敗亡,已經心生怯意,一觸即潰,讓偽軍抵抗殿後,自己撒開兔腿就跑,八路軍的攔截兵力還沒有到位呢!
一個主力團,3多人的兵力,經過幾次戰鬥,損失5多人,可是將俘獲的一千多偽軍經過戰場教育,編製補充部隊以後,實力不降反升,加上沿途各縣踴躍參軍的百姓,王近山支隊短短幾天,攻略數百裏,兵力發展到5多人。
趙羽基本上沒有參戰,跟隨支隊行軍,他帶領的匕首部隊殘餘1人,臨汾戰鬥又損失2人,現在,抓緊補充培訓,從王近山支隊中挑選了3名戰士,1對2進行訓練指導,從最基礎的環節起步。
他關注著戰場的進程,王近山支隊長親自帶領部隊攻擊敵人,迫擊炮不要錢一樣朝日軍頭上轟過去,炸起一團團黑色的煙塵,將不少日軍炸飛,將敵人的視線炸模糊,八路軍士兵從不同的角度發起衝鋒,火力壓製人員用機槍掃射,各種戰術動作非常到位。
既然支隊長都上陣了,趙羽也不能閑著,在1米外,他率領特種隊員實行特種射擊。
全部使用繳獲的3式槍彈,趙羽問大家一個問題,“在有效射程之外,能夠擊中敵人?能否殺死敵人?”
大家都有實戰經驗,不少戰士的戰友就是這樣犧牲的。
“對,流彈可以殺人,雖然在射程的末端,動能的衰減,子彈已經無法保持直瞄水平狀態,可是,依然有相當的動能可以擊中人體,甚至穿透人體,而且,動能一旦削弱,翻滾的效應更大,殺傷力反而更大了一些!”
趙羽對特種隊員講解了流彈的殺傷力,3步槍的參數,講解在遠距離上怎樣進行流彈殺傷。
他沒有急於參戰,他相信王近山支隊長的水平,現在的各種攻勢協同很好,八路軍不需要多少損失就可以消滅敵人。這種戰鬥空隙,正是趙羽抓緊時間培訓特種部隊,儲備後備人才的時候。
這種戰鬥技術,他沒有跟特種隊員講過,現在,看到八路軍強行衝鋒,忽然有所感悟。
步兵的對抗,看誰的槍法更準,射程更遠,戰術配合更默契,還善於進退,懂得利用地形障礙物。基礎的一條是槍法。
這裏有很複雜的數學計算公式,甚至是函數計算,趙羽說出了函數計算的秘密,見大家一頭霧水,就笑著說出了一些基本數據,讓大家死記硬背。
步槍有一個標尺射程,一個有效射程,標尺射程是最大的射程,3步槍和當時德國的k9步槍的標尺射程都在1米以上!
橫向風的搗亂,氣流的湍升,任何一些細小的問題,都能阻礙射擊效果,所以,研究用步槍流彈攻擊的人不太多,特別是遠距離射擊。
日軍有不少士兵,屬於特等射手,能夠在6米到米的距離內,擊中目標,而且,不安裝瞄準鏡,裸視力瞄準!這種能力,就是日軍步兵對陣中國部隊往往碾壓性獲勝的基礎條件。
據說,晚年追悔莫及的前日本鬼子東史郎曾經說過,他在中國殺害的第一個中國人,是隔著黃河灘地用第二槍擊中那個農民的背部,距離超過6米。
日本人很軸,腦袋僵化,在大規模的戰鬥中,形成了對中國部隊的僵硬觀點,認為八路軍在2米以內才開槍,國府軍在3米內才開槍,所以,他們就沒有必要浪費精力折騰什麼6米以上開槍的絕技了。
趙羽擔心的是,日本人被揍扁打痛以後,終究會迅速改變戰術策略的,那時候,八路軍除非對拚強攻,必須在6米以外開槍射擊,才能取得一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