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米的距離,在肉眼看起來,極其微弱,敵人紛亂的步兵已經形同螞蟻,隱隱約約了,基本上,不是專業的狙擊手,不要指望能有碰巧的運氣。
趙羽幾個將瞄準鏡安裝到3步槍上,移動著標尺,調整著一切。然後朝前麵射擊,再次調整。
中國人民誌願軍特等英雄張桃芳,是天生的遠視眼,不用瞄準鏡,單憑一雙肉眼裸視就可以鬥智鬥勇,擊中6米甚至米的敵人,那是天賦。
趙羽也有天賦,出色的全方麵戰鬥的天才,可是,既然有瞄準鏡這種利器,何必要裸視戰鬥裝酷?
開槍,繼續策馬向前,相距9米的距離,趙羽等人拉開極大的空隙,射擊,再射擊。
對麵九名騎兵,也是一字兒排開,卻沒有射擊,隻是努力策馬過來。
日軍還是很聰明的,正常情況下,八路軍的騎兵,不可能在9米擊中對手,純粹是浪費子彈,日軍尖兵更要彰顯自己的英勇無畏,迎麵撲來,張牙舞爪。
第一槍走偏了,屬於移動中試射,尋找感覺,趙羽的戰馬也迎著日軍尖兵而去,還要s型機動,避免給敵人的機槍手或者迫擊炮手瞄準,2米位置的日軍步兵和卡車部隊正在疾馳,尤其是卡車的速度很快,看到八路軍騎兵,日軍卡車馬上從一字縱隊改為多路齊頭並進,反正野外多是平坦的莊稼地,卡車可以橫衝直撞。
輕機槍的射程一千多米,重機槍的話,可能兩千多米,如果敵人在奔馳的卡車上用重機槍掃射或者點射,很有可能擊中他,或者敵人用37速射炮轟擊,也很厲害,迫擊炮的最大射程17米,馬上就能擊中他了,日軍的炮手都很專業,打得賊準。
冒著巨大的風險,趙羽撲過去,開槍射擊。
雙方騎兵在迅速接近,米的時候,日軍摘下騎槍準備射擊。
9米到米,僅僅幾秒鍾的時間,趙羽還在戰馬崩騰的顛簸中移動射擊,三槍擊斃了三個日本尖兵。
與此同時,趙羽統帥的特種部隊,四名戰士,也按照趙羽的吩咐,突然跳下馬,匍匐地上,瞄準狙殺敵人,兩人對付一個,擴大命中率,先後擊中四名敵人!
趙羽猛地勒住戰馬,任憑戰馬在狂怒暴躁中彈起前蹄,唏律律長嘶,差一點兒將他從馬背上掀翻,在這頓止的瞬間,重新裝填的彈倉裏,隨著槍機的作用,又吐出三顆子彈,將殘餘的兩個敵人騎兵擊斃。
米的位置上,精悍的日本騎兵才剛剛舉起槍,兩枚子彈次第而來,先後擊中他的眉心和咽喉,動能已經極大削弱的彈頭瞬間翻滾,將他眉骨打碎,腦漿攪成糨糊,咽喉也被切斷。
九名日本偵查尖兵全部擱倒,兩名沒有擊中要害的日軍騎兵,已經在地上翻滾,舉起步槍還擊。
可是,畢竟有子彈動能的衝擊,震撼了他們的神經係統,他們的舉止已經緩慢了許多,傷口也麻痹和疼痛,非常煎熬。
趙羽特種部隊再次攢射,將兩名日本傷兵擊斃。
“上馬,上馬!”趙羽大聲呼喊。
四名特種兵,匕首部隊的戰士,跟隨趙羽,經曆了多次戰鬥,將平時刻苦磨練出來的技能和戰場的氛圍意境融彙到了一起,雖然未必能理解趙羽的意思,也絕對不會有半點兒遲疑。
稍等片刻,五名特種兵全部裝填了彈倉,嚴陣以待。
乘坐在車子裏的日本第1獨立步兵旅團長板津少將,心急如焚,得知臨汾淪陷,長野佑一郎旅團及臨汾警備部隊近萬人全軍覆沒,極為震怒,認為根本原因是長野指揮不當,是帝**人的恥辱,在受命增援南部地區以後,他火速出發。
他相信,一個騎兵大隊的突然攻擊,能夠像一把尖刀一樣捅進八路軍的腹部,甚至,直接擊潰所有的八路軍兵團!
板津少將相信自己的經驗,相信帝**人的素質,以前,八路軍無論多少人,都不敢跟一支上千人的戰鬥大隊相抗衡,平型關戰役,日軍顛覆的主要是輜重部隊,不算精銳。此後,關家堖戰役以來,日軍才出現一個旅團被八路軍全殲的慘劇,可是,板津知道,八路軍是集中了大量兵力,以人海戰術的才取勝的,八路軍的損失,必然超過日軍數倍!
沒有統計數據,不用數據,不用腦袋,就是腳趾頭想想,也應該是這樣的。
板津少將和介休敗退的日軍取得了聯係,在路上,根據電台的消息,板津少將就果斷調遣騎兵大隊,做出單獨奔襲八路軍野戰部隊的決策。
本來,他的目標是介休城,占據介休城,阻擋八路軍,重創之。
突然冒出來的五個八路軍騎兵,讓他有些奇怪,望遠鏡觀察了下,馬上揮師急進,“可惡,我們的騎兵大隊還沒有把這些蒼蠅一樣討厭的土八路砍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