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羽在九江和南昌戰鬥中的最後謝幕之戰,是鄱陽湖口之戰,日軍利用渡船汽艇,大量從九江方麵進入湖口縣城區域,反攻中國部隊,白天,趙羽部隊不動,讓普通部隊跟日軍對峙,這些擁有了大量日式裝備的部隊,依靠士氣和人數優勢,在節節後退中,將日軍限製在湖口縣城西麵。
不過,日軍還有一手,派遣另一部分人員,從南麵的湖泊迂回,在徐家嶺一帶登陸,包抄中國部隊。
趙羽部隊在夜間,首先進入西北地帶,逆襲日軍,輕易撕開日軍陣地,殺入日軍隊伍中,風掃殘雲,將日軍擊潰,日軍傷亡慘重。
中國部隊追趕,將日軍壓縮在湖邊,少數日軍有幸踏上汽艇和帆船,逃回了對岸,少數日軍被擊斃,多數日軍沿著湖邊向西北逃竄,最終,被壓縮在石鍾山一帶。
石鍾山,是著名的風景區,鄱陽湖和長江交彙處的東岸,人文資源薈萃,蘇東坡曾經夜遊此地,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石鍾山記》。
夜間,江濤拍岸,款款堂堂,岸邊的石鍾山懸崖峭壁,發出了鍾鼓一樣悠遠莊嚴的聲音,在這樣的美妙音樂中死去,是這股日軍的造化。
八百多名日軍,在石鍾山一帶,衝進山寺,借助複雜地形頑抗了一陣,更多的跳進江濤之中,化成了江魚的餌料。
山寺的日軍被特種部隊攻滅,本來以為占盡地利,可以緩一口氣的日軍,基本上,還在大喘氣兒的時候,就被無情的子彈打碎了腦袋殼子,嗚呼哀哉了。
回過頭來,趙羽部隊又參加了南邊的戰鬥,將登陸上岸的日軍四百多人全部殲滅,還順手牽羊,得到了日本人的十來艘汽艇,為以後的戰鬥奠定了基礎。
戰鬥結束以後,趙羽就返回去休息,特種部隊被嚴令休息,不得浪戰。
第二天,趙羽帶領特種部隊東返,150裏地麵,乘坐繳獲的日軍卡車,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駛,吃盡了苦頭。
四個多小時到達以後,部隊休息,趙羽在安慶機場,會見了陳納德將軍,聯合空軍已經接收了安慶機場。
趙羽和他商量了以後,挑選一個中國飛行員組成的特種飛行部隊,歸趙羽直接指揮,陳納德僵局你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畢竟現在的趙羽,是中國抗戰的一麵旗幟,不敗軍神,這幾天,一天消滅日軍好幾千,讓武漢地區都轟動了,好多人不太相信,這邊,第五戰區的師長們紛紛被詢問,也紛紛保證,第五戰區的司令部情報人員,還有武漢長江戰區的司令部人員,都被這裏密密麻麻的日軍屍體和堆積如山的戰利品嚇傻了都。
陳納德將軍欽佩趙羽,打心眼兒裏佩服。
這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這是一個神話。
這是一個傳奇。
這是令人仰慕的存在。
他的話,能拒絕嗎?
他推薦了一個人,吳鼎臣,恰好就在部隊之中,吳鼎臣立刻來了,一個敦實的小夥子,有些靦腆,可是,那久經考驗老兵的神韻,不可遮掩!
吳鼎臣報告了自己的戰鬥經曆,是早期的老飛行員,和高誌航劉萃剛那些抗戰英雄是一個時代的,不過,他幸運些。
趙羽立刻任命他為特種航空部隊長,負責組建五架運輸機,五架戰鬥轟炸機在內的空軍部隊,因為飛行員很緊張,趙羽隻要飛行員,其他機組人員,由長沙培訓的特種人員擔任。
說幹就幹,安慶機場,成為趙羽部隊進一步規範化的。
當天,趙羽乘坐專機飛往武漢,求見了陳誠,簡單彙報了戰果,又被他死死拉著,覲見了委座。
委座的心情很好,臉色晴朗,笑容可掬,大老遠就跑過來,用西方人的方式,跟趙羽擁抱,激動得淚水都流下來了。
他看著趙羽的神情,有種鑒賞寶貝,和父親疼愛長輩的那種關懷,嗬護,無微不至。
趙羽知道,自己這種人在一個黨國領袖眼裏的價值,對這種眼神,沒有覺得太肉麻。
趙羽不是來矯情的,而是闡述自己新的戰鬥方案的,馬上進入委座的作戰指揮室,指著地圖規劃起來。
“委座,陳長官,卑職計劃,組建更大規模的特種部隊,迅速攻擊收複南京!”趙羽的話,石破天驚,讓委座和陳誠興奮得身體都顫栗了。
不過,趙羽講述了所謂特種部隊的種種優劣點,特種部隊雖然戰功卓著,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一旦遭遇敵人正麵戰鬥,特別是白天戰鬥,幾乎沒有一點兒優勢,因此,特種部隊,就是揚長避短,一種投機取巧的戰鬥,所以,必須加快進攻步伐,避免被日軍完全摸清楚戰術和裝備特點,一旦如此,特種部隊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