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嫂,別著急,我這裏有,我替你給她!”原本被人群隔在後麵的蘇婉兒費力地擠了過來,一路艱難地擠到最前麵,從口袋裏掏出一張一百元,毫不猶豫地遞到年輕女子的麵前。
她雖然一直在後麵,但也把整件事情聽的明明白白地,她很清楚,如果不給那個女人錢,那個女人一定不會放過李嫂,李嫂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脫身。
大庭廣眾之下被人圍觀卻無人幫忙的場麵她不是沒經曆過,林家宴會那一晚的情形她現在想起來還記憶猶新,她能深深體會到李嫂此刻心裏有多麼尷尬和難堪,所以她願意幫助李嫂,雖然這一百塊錢對她來說也是來之不易的。
年輕女子見到有人居然肯幫這老女人出錢,急忙一把把錢抓到手裏,狠狠瞪了李嫂一眼,嘴一撇說道:“哼!算你這老貨今天走運,姑奶奶現在心情好,就先放了你,下次再敢叫姑奶奶小姐,姑奶奶抽地你滿地找牙!”
說完,衝著周圍的人群吼一嗓子:“看什麼看,讓開!”
人群竟然很聽話地給她讓出了一條路。
年輕女子將一百塊錢放進身前掛著的包包裏,臉一揚,得意洋洋地扭著腰走了。
事情解決了,看熱鬧的人群也漸漸散開了。
領班淡淡地說了幾句讓李嫂好好工作,不要受影響之類的場麵話之後也轉身離開了。
李嫂縮著肩膀,委委屈屈地小聲抽泣著,時不時地抬起手抹抹眼角的眼淚。
蘇婉兒看著李嫂的樣子,覺得自己的心也變得酸酸的。
看著李嫂受委屈,她心裏很心疼。
在她心裏,李嫂也算的上是她的家人了。
李嫂一家原本是她們蘇家的老仆人,從她記事時開始,李嫂一家人就在蘇家工作,她小時候的記憶裏總有李嫂一家人的影子。
李嫂的丈夫名叫李來福,原本是蘇家的大管家,小時候蘇婉兒一直親切地稱呼他為“福伯”。
福伯雖然個子不高,相貌也極為普通,屬於扔在人堆裏就會被埋沒很不起眼的人物,但是他做起事情來很精細,也很有責任心,為人也很忠誠,所以蘇婉兒的爸爸蘇瑞文生前一直很器重他。
蘇婉兒的媽媽是個充滿浪漫氣息的女子,平日裏喜歡寫寫畫畫,種植花草,也對設計美麗的珠寶首飾十分感興趣,不願意為家庭裏的平凡瑣事操心。
蘇瑞文很愛自己的妻子,從不願意勉強妻子做她不願意做的事情,於是便將蘇家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交給李來福負責打理,而他自己則專心經營自己的事業。
李來福對蘇瑞文的知遇之恩十分感激,對蘇家的事情也十分盡心,將蘇家上下管理的井然有序,蘇瑞文對他十分滿意。
而原本呆在李來福鄉下老家的李嫂也因為丈夫的關係從鄉下來到了檳城,住進了蘇婉兒家裏,平日裏負責做些打掃和漿洗的工作。
因為她是李來福的老婆,所以蘇婉兒的爸爸媽媽對她十分禮遇。
而蘇家其他的小仆人們對她更是極力地巴結討好,所以李嫂雖然名義上是蘇家的仆人,事實上也算蘇家的半個主子,在蘇家的日子也過得頗為滋潤。
再後來,李嫂懷孕了,不久之後夫妻二人的女兒出生了,他們的女兒比蘇婉兒僅僅小了兩歲。
蘇婉兒的媽媽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女兒有了一個年紀相仿的小夥伴,不管以後是上學還是玩耍都有了伴兒,對李嫂的女兒李美琳也是照顧有加,而李美琳在蘇家那幾年的待遇也幾乎和蘇家大小姐蘇婉兒的待遇差不多。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六年前,蘇婉兒的父母突然遭遇了車禍,蘇家一夜之間敗落。
那一年,蘇婉兒十二歲,李美琳十歲!
李來福還算有些良心,幫助年幼的婉兒和年邁的外婆處理好婉兒父母的後事,這才帶著李嫂和女兒李美琳離開了蘇家,重新在檳城這個繁華的都市裏艱苦謀生。
隻是後來聽說他們的境遇並不好,一方麵因為他們從鄉下來,沒有什麼文化,另一方麵也因為他們年紀不小了,幾乎沒有人願意雇傭他們,所以他們也找不到什麼好工作。
李來福最後隻能去工地裏做些零零碎碎的苦工,而李嫂也換了很多工作,吃了很多苦,不久前才托人謀到了到林家廚房幫傭這份好差事。
而他們的女兒李美琳現在正在上中學,馬上就要參加中考了。
隻是聽說那個女孩兒不喜歡學習,整天和一些社會上的小混混們混在一起,讓李嫂夫妻兩個操碎了心。
想起李美琳,蘇婉兒不禁心裏有些疙疙瘩瘩。。
說起來李美琳隻是蘇家仆人的女兒,可是在蘇婉兒的印象裏,那個小姑娘似乎比她這個大小姐的架子還要大,時不時地還要指使蘇婉兒替她幹這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