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北非地區,中東地區這些阿拉伯和伊斯蘭勢力,逐漸加入到大伊聯邦。葉銘的這種優勢,全球聯邦是沒有的。
曆史上,伊文明和基督文明,一直對抗,前者被視為落後,後者被視為進步。現在,伊文各國,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了大伊聯邦。這些國家,包括北非各國,中東各國,以及索馬裏、土耳其、阿塞拜疆等。
這一下,就讓中央聯邦的人口,增加了三點七億,麵積,增加了一千三百萬。
現在的中央聯邦,人口二十七億,麵積三千五百萬平方公裏。
北非和中東的環境,一樣幹旱少雨。身為真主的葉銘,自然不能不有所作為,於是他再一次興風化雨,慈悲大陸,普降甘霖,天下同慶。
葉氏集團進一步入主北非和中東各國。其實現在的中東毫無優勢可言,曾經靠石油起家,不過油價現在無人問津,隻能轉而發展其它。
十幾億的人,共同建設大伊聯邦,齊心協力。他們在葉銘的教導和開化之下,拋棄了落後的思想,重視教育,發展農業,研發科技。
人們的思想不再局限和愚昧,整個地區,開始快速地發展起來。
其實這裏缺少的,就是水,以及科技。這兩樣,葉銘都有,葉氏科技的進入,讓這一地區,像火箭一樣開始騰飛。
每個人,無論有無學曆,都找到了薪水不錯的工作,雖然每個月隻有五六千,遠不及中央聯邦的其它地區,可這也很不錯了。
工作崗位,都是葉氏集團提供的,多為餐飲,手工製品,藝術品創作等。
就這樣,過了僅僅一年,整個地區,已經變得氣氛祥和,人們安居樂業。而居民收入,也是不斷提高,目前已達月工資一萬多聯邦幣。
另一邊,歐美主導的全球聯邦,已經與中央聯邦,徹底割裂,雙方沒有交流,沒有商業。甚至,之前的核電裝置,也直接被奪取。
葉銘對此不以為然,他知道,這樣的事情早晚都會發生。一是上帝組織的確有點本事,二是美帝國主義仍然強大,雙方的結合,必然要抗衡一段時間。
不過他深信葉氏科技的力量,遠不是對方能抗衡的。
中央聯邦的優勢在於科技,一百萬架運輸機,已經造出來五十萬架,它們把中央聯邦各地區,完美無縫地連接起來。
在中央聯邦內部,任何的貨運,都能在一天之內送達。這種能力,全球聯邦還做不到。
要知道,運輸機的電池,是升級版的,容易是原來的五倍,而重量和體積,在同等電量情況下,更是比原來縮小了二十倍。
也就是說,中央聯邦的重型運輸機,如果多裝電池,可以繞地球飛上一個月。
近三十億的人口,保持著高速的發展。北非和中東的核電、製造工廠,紛紛建立起來。天農集團的先進作物,也開始遍地生長。
原來幹旱的北非,幾乎被撒哈拉大沙漠占滿,人們生活貧困。大沙漠中,每平方公裏不足一人生活。
於是,在核電站建立之後,葉銘主要改造的,就是這片大沙漠。修路、建造地下交通,建立人工湖,人工河等。
之後,便是平整了土地,引來降水,種下草皮。短短一周,整個北非,上千萬平方公裏的沙漠,就已經一片綠色,欣欣向榮。
葉銘現在要管理的地區越來越大,如果一直這樣不停降水,那將十分困難。所以現在人,他不得不考慮,在北非上空,修建一座法陣。
於是,他催動弦力,虛空中的力量,凝聚成符文,結成大陣。運作此大陣,他耗時三天之久。
第三天,一道光環,浮現空中,人們以為是聖跡,紛紛朝拜。
不過,這光環的作用,其實就是引雨。它每一周發動一次,進行一次降水,同時布雲,減少蒸發量。
如此一來,北非就變成了一個雨量充沛的地區,可大力發展種植業。
當然,葉銘已經將沙質土地,轉化成了沃土,非常適合種植。
自然,這整片土地,歸葉氏集團管理,然後雇傭當地人,進行機械操作。光是種植業,和下屬的工廠,就能用到幾千萬的工人,極大的提高了就業率。
中央聯邦建立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伊教開始向亞洲大麵積傳播。由於現在的伊教,十分開明,信仰的就是葉銘這位真主,而這位真主的確在帶來真正的實惠,人人都愛戴他,所以,伊教的傳播非常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