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入禁中(1 / 3)

寒食前夕,宮中派了司禮監僉事,尚儀局司讚等人前往周府,宣讀皇後懿旨,又指名周元笙、周仲瑩兩人出內院接旨,過後相談了幾句,將二人近日所做關於經義的文章並字帖、書畫揀了幾份,便即告辭離去。

周元笙原以為待選該有頗為繁複的過程,卻不想這般簡便,心內不覺好笑,皇室若要偷懶內定個人選,竟連粉飾一番都不屑為之。

三日之後,宮中內臣又至,傳皇後諭,宣召周家二女於次日巳時入宮覲見。

即便於周府而言,這也算作一樁大事。段夫人特意備了兩套一模一樣的行頭,上裝為玉色紬妝花襖,下裝是柳黃遍地金裙——此是特意尋了府內最好的幾位針線娘子以上供之錦緞,花了一天一夜趕製而成。

次日一早,彩鴛一麵為周元笙挽著垂鬟分肖髻,一麵對鏡撇嘴道,“太太此番心思倒巧,這通身的顏色都是清雅素淡的,最襯三姑娘氣度,卻和姑娘的嬌豔雍容不大相宜,姑娘合該用些翠藍、正紅,方顯出華貴豔麗來。”

周元笙見她正拿起一支金累絲嵌寶牡丹步搖,便擺了擺首,遞給她一枚紅寶桃枝青鸞分心,笑言道,“又不是去比美,打扮那麼招搖做什麼,頂好旁人多出些風頭,我樂得在後頭不吱聲呢。”

她性子原有幾分疏懶,彩鴛也不以為異,自顧自道,“真要是比美,姑娘也不輸旁人。隻是那三姑娘確是招人喜歡,嫋嫋婷婷的模樣配上爽朗直率的性子,惹人憐愛又好相處,我是女的都禁不住被她收服呢,何況男人家。”

話音剛落,周元笙已抓起妝案上的一顆紅豆擲在她眉心,笑嗔道,“你又滿嘴胡說開了,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就懂得男人的喜好了?”擲罷到底不忍心,又轉身替彩鴛按著微微泛紅的肌膚,“她好她的,我不羨慕也不嫉妒,更不想和她攀比,往後別再說這類話了。”

彩鴛無奈,哎了一聲,見收拾得差不多了,便為她披上披風,兩人一道來至前廳。因段夫人帶著二女一道入宮,周元笙和周仲瑩便共乘一輛華蓋車,段夫人自坐了一輛八寶車,一行人向著禁中的方向逶迤而去。

行至後宰門處,便須下得車來,早有內臣帶著三副外命婦規製的肩輿在此等候,三人再登輿。又走了半日的功夫,才到了皇後寢殿——柔儀殿前。

周元笙由內臣扶著,站穩之時略微舉目向頭頂處望了一望,但見浮雲皚皚,碧空澄淨,竟是如此好的天氣。

柔儀殿中漂浮著淡淡鳳髓香,內中又和著幽幽建茶氣息,極是好聞。周元笙垂首低眉跟在段夫人身後,行至階壁前跪倒行禮,口稱皇後千歲萬安。

皇後柔和的聲音自上響起,“免禮,賜座。”周元笙借著起身的一瞬,極快地瞟了一眼寶座之上的國母真容,一瞥之下,不由笑了一笑,那容貌原來同父親如出一轍,隻是更為柔婉秀美。

宮人們奉上茶,便徐徐退了出去,皇後跟前隻留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宮裝麗人,想是她的心腹之人。隻聽她徐徐問道,“我聞得近日母親身體抱恙,嫂嫂在跟前服侍了幾日,這會兒看著已有些清減了,嫂嫂還要多保重身子才是。”

段夫人忙站起來,道了一聲是。皇後便笑起來,“嫂嫂還是這般客氣,快坐下。”說著一壁飲茶,飲罷又含笑道,“都是一家人,不必這麼拘束。”

皇後歎了一歎,又道,“我常恨未能在母親跟前好好盡孝,若能償了這個心願寧願折壽十年,可上天又何嚐肯遂人願呢?”她淡淡一笑,忽然轉顧周元笙,道,“這是元笙?一晃都這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