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參將的話,匡文虎不禁瞠目結舌,“精鋼弩弓?”
他仔細回憶了一下,卻又覺得,對方所說的沒有半點兒問題。
的確,他身先士卒,每戰必定衝在前頭,對方的武器,他也見到了,隻是當時並沒有放在心上罷了。
這會兒想起來,才覺得當真是如此!
不過,匡文虎又不禁心下思量。他嘟囔道:“難不成是他們有了個厲害的製作弩弓的師傅嗎?不會啊!就算是有那麼厲害的人,為什麼之前不用?如果隻是這會兒才開始用的,他們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做嗎?再就是,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錢去買這些材料啊!”
他敢篤定,這樣的精鋼弓弩價值肯定是昂貴的。官軍可以負擔得起,可起義軍這般的流寇,就未必了。
可參將卻說道:“將軍,您說,會不會是有人在後麵支持他們?給他們吃穿用度,給他們軍械武器,為的就是讓他們跟咱們鬥?”
“這……”匡文虎想了想,點頭道,“倒也有這個可能!但究竟是誰呢?”
參將固然是聰明了些,但也僅限於此了。
他能夠想得到那些東西都是旁人供應給起義軍的,就已經算是不錯了。但若是要讓他想到,大致會是誰供應給他們的,他就不太能夠想得到了。
陳濤當初也是考慮到了這樣一點,才敢於那麼明目張膽的去和高迎祥的隊伍做生意。
旁人就算是知道高迎祥在別處有個供應人,支撐著他的造反活動。也絕不會想到,真正支撐他的人遠在遼東,並不是陝西既得利益的瓜分者。
果然,想著想著,這兩人就不禁想歪了。
匡文虎畢竟也是當了多年將軍的人了,腦子雖然不太靈動,但也不是廢了的。更何況,他久居高位,眼界自然會和參將有所不同。
他琢磨了好半天,才突然拍大腿,恍然大悟道:“會不會是劉知節那個老匹夫幹得好事情?”
大明持續到西安咋,文武官之間的矛盾實在已經到了難解難分的底部。
匡文虎口中所說的‘老匹夫’不是旁人,正是陝西巡撫劉文進,表字知節。
此人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出身,從翰林清貴,一路直升到六部,如今掛了兵部侍郎銜,巡撫陝西,督理軍務。
按照朝廷慣例,此次剿匪,真正的指揮官不是任何一個武將,而是這員文官。
匡文虎部下軍紀較差,劉知節謹遵聖人教化,覺得他是個莽夫,肆意擄掠,與盜匪無異。若不是正值用人之際,怕是他早就進言,將匡文虎就地拿下了。
也正是因為看他不過眼,劉知節經常因為各種事情,或是把他叫到麵前訓斥,或是下一道手書去申飭。總歸,幾乎沒有一天讓匡文虎好過!
匡文虎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打仗就打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要麼,就是我滅了你。
要麼,就是你滅了我。
這樣的道理還有什麼不簡單的嘛?
可劉知節偏偏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