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過了三十就是大年初一,由於今年格外的安寧,所以陳濤心情大好,額外撥了一筆錢,給自己麾下的文武官到底下的兵丁、辦事員發賞。
遼東境內,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大清早,遼東文武大官,還有山海關境內有權力登門的官員已經在新擴建之後的武寧侯府大門外頭靜靜等候了。
袁崇煥走後,遼東暫時沒有派遣新的‘太上皇’過來。因此,此時的遼東境內,大小官員以及士卒行伍,都穿上了新近配發的新官服。
相比較起之前大明不同場合穿不同衣服的繁瑣規定,一套衣服顯然是要方便很多的。而且,衣服的顏色基本上都是大紅,這滿足了很多人的虛榮心,認為自己也終於可以穿上朝中隻有大員才能穿上的緋袍。
府外一片新官服,府內,陳濤卻難得的穿上了平素從來不穿的朝廷發給他的朝服。
這身衣服,是重大場合才會穿用的,陳濤遠在遼東,並沒有什麼機會穿,平素也沒有那個興趣穿。今天不知道為什麼來了興致,執意要小夫人把這套衣服提前將洗幹淨,晾曬的暖洋洋的,此時已經穿在了身上。
距離規定的時間還有好一會兒,隻見陳濤站在銅鏡前。頭戴著代表朝廷一品大員以及侯伯爵位的七梁冠,外罩籠巾貂蟬。續起的胡子特意修理過,更顯得精神,也帶著特有的沉穩威風。身上內裏是白紗中單,外著青緣赤羅裳,赤羅蔽膝。腰間束玉帶,黃、綠、赤、紫織成雲鳳四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
時間一到,衛隊打開門,將等候在外的大人們請入大堂。
此時的大堂已經與之前有極大的不同。
之前袁崇煥剛剛離開遼東,下麵人就已經是迫不及待的建議陳濤,擴建武寧侯府。
陳濤連著拒絕了數次,卻耐不得下麵人隻當做他是在假意推辭,一次比一次進諫的人數多,一次比一次進諫的作風剛烈。不僅是政界以許高卓、王致、崔述為首的文官,就連軍界以唐望、張恒勇、宋汝良、範永生等人為首的武將都多番勸諫。陳濤被他們煩的實在是沒有辦法,最終隻得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緊接著,這裏便開始動工,到臘月二十三的時候才堪堪竣工,此時恰好用上。
擴建後的大堂看上去,名字雖然依舊是‘大堂’,但實則,卻倒真不如說是大殿。
三級台階上的暖閣,看上去頗有氣派。
就連椅子,都是著人特製。
雖然礙著陳濤的命令,尚且不能如願以償的雕龍。但那威風凜凜的麒麟刻在寬大的座椅上麵,栩栩如生,已經顯露出即將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是何等的威嚴。
座椅上方,按照陳濤的意思,是將皇帝賜給他的‘遼東柱石’匾額掛上去。可下麵人不肯,硬是著人新刻了一副‘旗鎮邊關’的金匾掛上去。至於兩側的對聯,則是當初掛在險山講武學堂門楣邊上的那一副老對聯‘一舟風雨尋常事,曾自槍林闖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