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遇一知己,則雖死而無憾!
顧延枚的心中,此時此刻,就正是這樣的感覺!
他蹉跎的時間太久了,自從考中了進士,按部就班的升遷,隨波逐流的做官。無論是萬曆皇帝的怠政,還是閹黨治下的黑幕,他都靠著穩住內心的底線,幾乎沒有什麼作為的安然度過了。直到崇禎新政,他才倒在黨爭之中,徹底被消磨掉了信心和銳氣。
他不是一個沒有抱負的人!早年間,他也曾想過,致君堯舜上,但使風俗淳。然而,事與願違。臣是賢臣,主卻未必是明主。
好在,上天待他不薄。在如今知天命的年紀,竟然會讓他遇到這樣一番福源。得以輔佐明君,甚至有可能看到新朝開國的燦爛景象。
他發現自己越發的不知足了,如果說從前的他,隻想當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那麼,現如今的他,顯然有了更大的理想。他想站在更高的位置上,胸懷的大誌,也絕非再是一任縣令能夠滿足的。
從別院出來,顧延枚身後,跟著一個連的士兵,足有百餘人。他們個個孔武有力,荷槍實彈,一看就是經過戰爭磨礪的老兵。
這些人是陳濤在聽顧延枚說過縣衙人手不夠,所以才暫時派給他使用的。
如果放在旁人眼中,這根本就是用於監視的一種方式。但是,對於顧延枚來說,他恨不得陳濤能夠知道他所有的想法和做法。他太想成功,太想往上爬了。
有了官職,有了錢財,也有了人手。萬事俱備的顧延枚,自然打算大幹一場。
回到陳濤為他安排的縣衙,他就立刻著人安排筆墨紙硯。不到半個時辰的工夫,一份布告就已經貼在了九井鎮的大街小巷。有士兵拿著鑼,走街串巷的宣講。不管是識字的,還是不識字的,都很快知道了這件事情。
身在別院的陳濤自然也不例外,他手裏現在就拿著這樣一張新鮮出爐的布告。
“大帥,洪大人來了。”謝勇在陳濤身側稟報道。
幾日之前,陳濤就已經修書一封前往遼東,把自從孫承宗離開之後,就又沒有事情幹了的洪承疇召到了身邊。
洪承疇也是個名利心很重的人,他一直想要一展抱負,然而,在大明卻顯然不會再有那樣的機會。他差點被殺死,逃竄出來,就不可能回得去了。如今既然僥幸被陳濤收留,而且有重用他的意思,他當然要好好表現。
所以,接到陳濤召見的信件之後,他可是日夜兼程,總算在最短時間內趕到。
陳濤明白他的小心思,卻並不點破。聽說他來了,就將他叫了進來,就著手頭的這份新鮮出爐的布告,詢問他對顧延枚的看法。
曾經同朝為官,洪承疇對於顧延枚這位官位雖不高、實權卻也不算小的兵部郎中是早有耳聞的。如今聽聞再度成了同僚,甚至於對方已經得到了重用,他難免心中有些嫉妒。但明知陳濤雖然默許一切暗地裏的爭鬥,但並不喜歡下屬明目張膽的勾心鬥角。尤其是在大事上,絕不容許任何人摻雜個人感情辦事。所以,他雖然心中對顧延枚嫉妒不已,說話卻隻能盡可能的顯得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