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八百六十章:內閣(三)(1 / 2)

安排好了兩個次輔大學士,陳濤又把目光轉向了其他的幾個大學士。他說:“你們以前的安排,最大的問題就是,該管籠統的事情的人,管的東西太細。該管細枝末節的人,反而管得太粗。像這幾個大學士,就不應該把事情分得那麼細,而是應該粗一些。該管理的事務,分成幾個小塊兒,分別分給這幾個人去負責。這個事情我不相信你們不懂,以前你們內閣裏麵不也是分工合作的嗎?怎麼到了現在反倒不會了呢?這個事情我不幫你們分配,你們自己回去討論,不討論出一個讓我滿意的結果絕對不行。”

聽了陳濤的話,許高卓和另外兩個人連忙低頭應是。明知道陳濤因此而心情不好,他們哪裏還敢多言多語,還是趕緊先答應下來,再想對策比較好。

陳濤沒有心情去管他們這些小心思,見他們都答應下來了,就繼續說道:“至於內閣下麵要管理的東西,其實你們也完全沒有必要搞得那麼細。內閣管理什麼呢?管理下麵的省政府,以及一些國家層麵的,必須要有的機構。你們應該學會放權利,把權力下放給省政府的話,你們就會容易很多,輕鬆很多。何必一個個的把權柄抓得這麼緊?另外,你們下麵的機構是做什麼的呢?你們下麵的不是什麼辦事機構,而是製定國家政策,監督政策實施的機構。所以說,你們下屬的機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別的,就是製定政策和監督政策。那麼省政府做什麼呢?執行你們製定的政策,製定本省的政策,以及監督下級機構的政策完成情況。一級管著一級,不要總想著越級去管。”

陳濤說的這個問題,也正是大明很嚴重的一個問題。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件事情是所有人必須要清楚的事情,可偏偏很多人就是身陷其中不能明白。

就比如說朱元璋,明明之前已經有那麼多個朝代那麼多的皇帝過去了,他卻偏偏就是很自信,偏偏就是覺得自己比他們都要強。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立下了很多很多規矩,自以為可以為他們安排好一切,為他們操碎了心。可是實際上,最終把他們逼上絕境的,也正是這些規矩。

國家層麵有國家層麵放眼的位置,地方層麵也有地方層麵放眼的地方,各有各的眼界,誰也不能代替誰。

不能說為了整個國家的全麵調控,就完全不顧某個地方的個體因素。強製的執行一刀切的政策絕對會給某些地方帶來滅頂之災,而又會在某些地方被很多人鑽了空子。

陳濤很明白這些道理,所以他才要講給自己的部下們聽。

下麵的人對此雖然並不是特別能夠理解,但是既然陳濤已經這麼說了,他們也樂得就這樣遵從。

內閣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看起來,一次的討論,也不能夠完全解決所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