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福州就是個小地方,就算是身處在江浙那樣的稅收大省,就以現在這種半死不活的形式來看,估計張煌言也根本不可能拿到多少的錢。
隻不過,他還是想和陳濤拚一拚的,如果不拚一拚,他又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勝利的希望呢?
這麼一拚,陳濤僅僅不過是分潤出一點小東西而已,可他卻是付出了太多的東西。不僅僅有的那些錢財,幾乎全都要耗進去。而且,本地還有很多的鄉紳,為了不被他們影響而向北遷徙。
“總這麼下去不行啊!”朱常瀛一見到張紅岩就歎氣,整個臉都愁成了一張苦瓜。
張煌言說:“臣也考慮到了這一點,隻不過暫時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當然了,憑這種硬實力,我們肯定是拚不過北京的,如果硬要在這種事情上拚個高下無異,於是在飲鴆止渴。我們要趕快想一個對策,不能總被別人心揪著鼻子走!”
朱常瀛聽說張煌言正在想辦法,才稍稍放下心來,他說:“有你張閣老想辦法,朕就放心了。隻是,這件事情,宜早不宜遲,一定要盡快辦好才行!”
張煌言說:“其實現在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隻不過,我們能夠想到的辦法,也隻不過是效仿北京那邊而已。憑霹靂手段,一方麵當然是獎勵過來參考的考生,另一方麵也要幫他們安頓好家人,不讓他們的家人因為北京的迫害而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還有就是我們也要控製住我們的人!往南跑,大不了就安居在福州。但是誰如果敢往北跑,一經發現直接處死全家!這樣的話,恐怕就不會有很多人願意往北邊跑了。”
朱常瀛聽了這話點點頭說:“不錯,你說的很有道理。這件事情本來就應該這麼做,既然他可以做初一,我當然可以做十五,倒要看看,到底是哪邊更厲害!”
說到這裏,朱常瀛突然又想起來了一件事情,連忙和張煌言提及,“張閣老,之前北邊作為典型的那個陸順年,你還記得吧?”
陸順年,不就是那個兒子跑到南方去參考,立馬和兒子斷絕關係,還公告所有人的那個嗎?他因為立場很堅定,被陳濤大肆褒獎,家族之中還有好幾個人因此而直接當了官。
對於陳濤而言,這是個很典型的案例,可以激起很多人的攀比心理,也可以讓大家在這種比較之中做出更加正確的選擇。可是,對於南邊的張煌言等人而言,這個人就是恨不得他速死了!
張煌言說:“當然記得!此人趨炎附勢,實在不是什麼好東西。如果不是咱們人手緊張,真該拍個人過去,一刀把他宰了,也讓天下人都看一看,這就是趨炎附勢的下場。”
“啊?”朱常瀛先是一愣,隨後趕忙搖頭說,“不不不,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這個人可不能輕易死了,不然天下人怕是都以為咱們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去報複人家呢!這種事情往大了說是北邊和南邊的爭鬥,可是往小了說,那是人家自己家的家事。咱們不是也都說了嗎?要不要來參加科舉考試,那是可以自主決定的,是不強迫的。我們這邊的人當然不能放他去北邊考試,但是北邊的人來不來這裏考試,卻完全是憑他們自己喜歡。如果要是這個陸順年死掉了,肯定會給我們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所以這個人不能殺,千萬不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