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九百二十二章:變革(上)(1 / 2)

耿仲明的奏章,被陳濤批準實施,對於張煌言和他的朝廷而言,絕對是一個莫大的悲劇。

一時之間,南方的朝廷哀鴻遍野。本來就沒有足夠的商人,現如今,由於商人逐利,又有大批量的商人都辦理了北方的身份票據。

但是,好在中國的百姓安土重遷,並不喜歡出遠門。所以,本應該對他影響最大的百姓,還沒有大麵積的辦理北方的身份票據。

不過,仔細的想一想,北邊現在的各項人身保障已經越來越完善了。在北方生活,明顯比在南方生活要好得多。最起碼的,絕對不可能出現明明肯出力氣卻還會餓死的人。

關於這件事情,張煌言隻能去宮裏麵找皇帝解決。

上一次依靠著北方解決了危機,朱常瀛大大的緩了一口氣。

一方麵當然是覺得,張煌言處理這種危機實在是比較有經驗,也比較有能力。

可是,另一方麵,他也覺得有些心有餘悸。北方明顯控製著他們的任何命脈,如果北方想要捏死他們簡直是太容易了,他們有迫切的需求要發展,可是在北方的陰影之下,又很難發展起來。

“陛下,關於最近北方剛剛實行的政策,有一些問題,臣需要和您一起探討一下。”

張煌言匆匆進宮,當然得到了朱常瀛的馬上召見。見了麵之後,而立即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對方進行探討。

“和北方之間的爭鬥,我們其實是不占什麼優勢的,這一點陛下應該也清楚。所以,臣對於這一點上就不多說什麼了。隻不過,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優勢。”

聽了張煌言的話,朱常瀛顯得有些激動。

在他的認識裏,自己一直都是占據著不利地位的,根本沒有什麼優勢可以說。任由對方搓圓捏扁的人,能夠有什麼優勢可言呢?

朱常瀛立馬說道:“愛卿快說一說,我們到底有什麼優勢?是朕沒有發現的。”

張煌言說道:“其實,我們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可是以前一直都沒有發現而已。陛下聽臣說一說,看臣說的有沒有道理。”

朱常瀛點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張煌言說道:“這第1條,其實在陛下的眼中,應該不能算是一條,但是臣要著重的提一提。這第1條就是,北邊的朝廷,尤其是陳濤本人,對於咱們來講,其實是有一些同情的。臣之所以說是同情而不是其他的形容詞,就是因為我們雙方的身份是十分不對等的。就像我們都知道的那樣,陳濤隻要想,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幹掉我們。但是,在之前的曆次,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管是臣最初的逃亡,還是後來擁立陛下,或者說之前的那次明亂。總之每一次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他都非但沒有進攻,沒有趁火打劫,反而還會通過自己的勢力,給予我們一定的幫助。不管這是同情也好,是施舍也罷,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保留骨氣的機會了,想要保留骨氣必須要有一定的地位才行,可我們明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