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殘缺的玉覆麵(2 / 2)

這也真是夠湊巧的啊,這玉覆麵就像在跟我作對似的,要是把最重要的這部分遺漏了,那其他的文字基本上翻譯出來也是白搭。

大家都很迷惘,看表情似乎都不知道剩下一塊的下落。王秘書有些著急地問道:“這剩下的這一塊很重要嗎?經過我們的研究,這上麵的文字是南方地區一種非常少見的文字,十分有可能就是傳中的楚國文字,研究它對於豐富我國文字的發展曆史,以及古代文明的發展史有著重要的價值,你看……”

公元前一千零四十二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孫熊繹為子爵,楚始建國。

公元前二百二十四年,秦國將王翦率領六十萬秦軍南下攻楚都壽春,楚軍潰敗,亡於秦。

楚國總共存在八百一十八年,與西周東周兩朝加起來的時間差不多,並且處於同一時期。

如今的曆史斷代工程正是在周朝陷入了瓶頸期。假如能夠通過研究同時期並且還未中斷過的楚國的曆史,來還原或者驗證這個時期的存在跟曆史,無疑會將中國的古代史做一個完整而係統的補充。

正是因為它如此重要,所以王秘書才會如此緊張。

我不由得苦笑起來,這種文字很有特點,我也是在很久很久之前的文獻上看到過有這方麵的記載而已,實物文字是一個都沒有,這玉覆麵上的文字基本上我也是推測出來的,但是缺少了那最重要的一塊,剩下的這些符號基本上都沒什麼意義。

我把情況如實相告,在場的人都不由得扼腕歎息,事情明明進展得很順利,卻偏偏在這裏卡殼,這種滋味,確實不好受。

一個看起來不到三十歲的考古工作者突然道:“雖然缺少了那一塊,但是剩下還有這麼多文字,你要是認識的話先翻譯了這些也不錯啊,剩下那一塊我們慢慢找,總會找到的嘛。”

王秘書眼前一亮,道:“咦,大川得對啊,如果能夠將剩下的這些文字全部翻譯出來,也是個偉大的發現了,至少古代楚國文字的理論有了實物支撐,這就是個良好的開端。”

我隻好將我的推論跟大家了,有人認真做著記錄,但是看到我翻譯出來的文字之後,都麵麵相覷。實在話,我自己都不明白這翻譯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但是直覺告訴我我的翻譯肯定是對的。

大川問道:“那個……專家,你這樣翻譯的依據是什麼啊?有什麼規則嗎?出來大家一起研究研究啊。”

在這種情況下我可是萬萬不能藏拙的,隻好將我的推論和盤托出。

我的話剛完,大川突然一拍腦門,十分懊惱地道:“啊,你看我這腦子,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情都給忘記了。就在我們剛剛發現這墓的那會兒,我作為先頭部隊,從盜洞那兒進去過,路上就撿到一塊殘缺的玉片,當時也沒在意,就揣兜裏了,顏色跟這個差不多,莫不是就是那遺失的玉片吧?”

這番話讓大家都重新燃起了希望,如果那塊殘片真的是這玉覆麵缺失的部分,豈不是就能夠完整解讀這上麵的文字了?

王秘書連連道:“唉,大川啊,這就是你的失職了,在考古現場發現的任何東西都必定是有價值的,你怎麼能夠忘記了呢,趕緊去拿過來,讓專家看看。”

此時的他,完全失去了剛才風度翩翩的模樣。由此可見,這玉覆麵背麵的文字被他看得有多麼重要了。

我也緊緊地盯著這個玉覆麵,想要看出點什麼來。

民間傳,夏商周屬於神話時代,自然,神話時代的東西都是擁有神力的,比如封神榜裏麵的諸多寶物,在許多人心目中都是真實存在的。

莫非,這玉覆麵……

玉覆麵背麵的文字,雖然一排一排整齊有序,但是卻並不能組成通順的句子,翻譯出來的內容基本上驢唇不對馬嘴。

很顯然,這些文字在刻錄的時候被人動過手腳。於是我想起了師父過的字畫,我跟師父一,師父看了看,卻明確告訴我,這並不是字畫。

我頓時納悶了,既然這不是字畫,那又為什麼不能連字成句?為什麼偏偏丟失的那一塊又是最重要的呢?這是巧合還是故意為之?

現在我找不到答案,但是我想,這玉覆麵存在的價值,絕對不僅僅是王秘書認為的那樣簡單。楚國原本就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國度,何以存在近千年,高度發達的文明繼承自哪裏,這些都是考古學界的謎團。

假如這件玉覆麵,真的是傳中的“神器”,那麼它的神力又究竟是什麼呢?

我很期待,當揭開它的真麵目的那一刻,會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