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親迎的時候要拜新娘的父母,但是寧國公不能拜溫丞相和溫夫人啊,就是互相拱手。
溫小姐穿著合乎身份的衣服,皇太子妃服,首飾花九樹,小花如大花之數,並兩博鬢也。
褕翟,青織成為之,文褕翟之形,青質,九色,九等。素紗中單,蔽膝,隨裳色,用緅為領緣,以褕翟為章。大帶,令雲:「隨衣色,不朱裏,紕其外,上以朱錦,下以綠錦,紐約用青組。」青衣,革帶,青襪、舄,令雲:「舄加金飾。」瑜玉雙佩,純朱雙大綬,章綬尺寸與皇太子同也。受冊、助祭、朝會諸大事則服之。
副祭酒柳尚書按照流程:“跪,拜,興,拜,興,拜,興,拜,平身。”
溫丞相哭的比女兒還嚴重呢,幾乎是失聲痛哭,哭的都說不出話來。女兒平日裏都在宮裏,過的好不好也不清楚,現在好不容易回家來住了半個月,天天晚上有小賊翻牆且不說,這下子更不容易回來了。
溫清顏,呃……溫清顏一點都沒哭,雖然挺開心,但是很平靜。
兩隻‘象征著生死不渝的大雁’被人抓著,還是撲啦啦的撲騰翅膀。
溫丞相和溫夫人一同進宮,在金鑾殿外受禮。
公孫琪引太子殿下到溫丞相夫妻麵前,儐相苗梧接過侍女遞來拜墊擺好,禮讚:“跪,拜,興,拜,興,平身。”
男女兩位儐相拿著打了同心結的絲絛,一頭遞與太子殿下,一頭遞與溫清顏。
二人對視一眼,溫清顏平靜愉快的心中泛起滔天大浪,又是激動,又是想哭,又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
文武群臣都穿著朝服,在兩旁排列成行。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相距一丈並肩而行。穿過眾人,走到大堂正前,再次穿過觀禮的眾人,來到台下,站在三層玉階之前,雙方儐相已經在台上等候。
讚作揖由賓階上堂,告太子殿下:“饌已齊備,請就席。”
太子殿下答:“諾。”
登階前太子殿下三揖,溫清顏萬福三讓,最終溫清顏落後她半步走了上去。(新郎向新娘作揖,請之入席,新娘答揖辭之。新郎再作揖而請,新娘答揖而諾,新娘開始由所在位順時針走向自己的席位,同時新郎也順時針走向自己的席位。見新郎新娘入座,讚趨而就自席,就半席。)
太子殿下臉上有些得意自滿,忍不住想要輕瞥溫丞相,嗬嗬,你當年為了清顏對我嚴防死守,對我百般挑剔,現在我二人成婚啦~
四名侍女分別給二人捧來銅盆,手巾。盥手之後,跪坐在屏風前的幾案兩旁。
公孫琪跪坐在屏風前,在二人之間靠近張微的位置,兩旁邊則是雙方儐相。
陳列編鍾奏樂、桌子上擺設七金鼎盛食物。
周禮記載: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用七鼎合張微的身份。
金鼎裏麵分別是燉豬肉、十四條炸魚、煮臘肉、肉羹、野菜羹、黃米、小米飯。旁邊是用醋調和的醬兩碗,醬菜兩碗。二小碟分別擺在溫清顏和張微麵前,三副木筷分別放在一對新人和儐相麵前。
禮讚曰:“交拜。”
張微之前被好一頓說教,終於記住了交拜不是對著拜。聽得禮讚一聲令下,不再色迷迷的盯著溫清顏看個沒完。他本來就跪坐在桌子的東側,並不很靠近桌子的席子上,當下舉手作揖,長拜及地。心裏砰砰跳個不停。
張微直起身之後,該是溫清顏拜她了。
依照禮儀,新娘隻需要叉手及地即可,不用像新郎拜的那樣深。但她心裏頭又激動又緊張,叉手長拜的時候渾身都有點僵硬,直到感覺頭上的發髻扯動頭皮,才連忙起身。
“酳酒。”
奉酒者各取酒器,四公主取酒奉至張微右側,苗梧取玄酒奉於溫清顏右側。
淡酒。這兩人卻都覺得酒味甘美,是平生飲過的最妙的滋味。
張微盯著溫清顏,覺得她睫毛忽閃忽閃的眨個不停,眼睛亮亮的,臉頰紅紅的,非常可口。
此時雙方儐相取一些豬肉分與二人,張微與溫清顏振祭之後,先吃些肉,再吃些其他的菜,然後吃口小米或黃米飯,最後喝些肉湯。新夫婦共食一牲,就是同牢禮,同牢之後,夫婦並尊不為賓主。(但擩肝鹽中振之,擬之若祭狀弗祭,謂之振祭。)
“二進酒饌。”依舊再喝一杯。
禮讚公孫琪曰:三進酒饌。
四公主拿著一個苦葫蘆,苗梧把葫蘆豎著刨為兩半,變成個瓢。
二人一人拿著半個苦葫蘆,各拿酒壺往裏傾了一杯左右的酒,這次是烈酒,免得葫蘆的苦味兒壓不住。分別遞給溫清顏和張微。
禮讚曰:“合巹”
張微依然是雙手接過葫蘆,他再看著溫清顏的時候,眼神溫柔纏綿,忽然微微皺了皺眉,腦海中似乎有什麼在翻滾著。得償心願的感覺比想象中的強烈許多。
溫清顏望著她的時候,仿佛馬上就要喜極而泣,卻又強忍著。
裝在苦葫蘆裏的酒,是苦的,卻意味著同甘共苦,刨開又合上的葫蘆,說明夫妻一體。苦酒喝進去的時候,心裏是甜的。
喝完了葫蘆中的酒,張微露出一個燦爛微笑:等了這麼多年,總算圓滿了。還真以為智多近乎妖的嶽父大人能想出什麼法子來拆散我們呢。
溫清顏的微笑溫柔嫵媚又甜蜜,任誰看她一眼,就知道飲蜜的滋味都不如她現在的心情之甜蜜。
二人一飲而盡,再把葫蘆遞給二位儐相。
苗梧和四公主把葫蘆合在一起,舉起來向觀禮的眾人示意。
眾人依舊鴉雀無聲,隻在心中默默祝福。
禮讚祝曰:“禮成。”
【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