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匆匆。
南聖小公主軒轅紫瓏七歲,已能獨立自主地做自己的事,身邊有伴讀陪著讀書,有兩個女孩陪她說話,雖然大半時候她還是沉默,跟伴讀們相處得卻格外和諧。
十來個孩子都清楚她的性情,該練武就練武,該上課就上課,因小公主要求比較高,功課排得滿,除了基本的文武課之外,其他各項特長也得學。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兵法謀略,奇門遁甲。
伴讀們可以挑著學,不必樣樣都通,但自己挑學的那一樣必須學到最佳。
小公主自己也學,並且嚴於律己,她能做到的事情,身邊的伴讀們也必須做到,否則就得受罰。
所以大臣們若是以為小公主和身邊的這些伴讀年紀還小,每日隻知道玩耍度日,那顯然就大錯特錯。
十來個孩子在宮裏的時間過得安靜且充實,幾乎比身為帝王的容修還忙。
偶爾有閑暇時候,容修來看女兒時會發現有孩子陪她對弈,兩個孩子在棋案前對立而坐,專注盯著棋盤上黑白棋子縱橫交錯,看起來也頗有幾分那麼回事的感覺。
興致來時,軒轅紫瓏會隨便點個人來撫琴一曲,或表演一段劍舞,孩子學藝初期當然不會表現得多好,但一天天從生澀錯處中打磨,慢慢成長,才能越來越好。
不管是棋藝還是琴技,亦或者是茶藝箭術,都需要時間鑽研,從拙劣和生澀之中一點點找到感覺,一點點鑽研進步,一天天的,在時光見證之下終得大成。
轉眼又是一年秋來到。
夜紅綾攜兒子趕路半個月抵達南聖,又一次在離別之後開始了長達幾個月的團聚。
七年來兩國大臣都習慣了各自的皇帝陛下時不時失蹤一次,一走就是幾個月,不是你來穆國就是她去南聖,雙方互相遷就,離別便也不算是多難熬的事。
至於國事,這兩位帝王是都知人善任的主,心腹謀臣自然能把朝政處理得妥妥的,讓這對全天下最不像夫妻卻偏又最恩愛的夫妻得以安心地私會。
隻是穆國還好,大臣們骨子裏到底對男兒驕傲看的比較重,再加上南聖強大,穆國大臣們很少勸諫女皇選皇夫入宮,隻是近幾年家中有女兒或者小孫女的,都開始打起了小皇子的主意。
而南聖軒轅容修的情況就比較麻煩。
南聖的強大讓朝臣們對穆國女皇沒什麼忌憚,皇帝陛下後宮長久無人,膝下又隻有一個小公主,他們怎麼看都覺得帝王子嗣太過單薄,不能讓人安心,因此屢次勸諫皇上選秀封妃,好給皇上誕下更多的子嗣。
不過每一次的勸諫都被容修強硬地駁回,沒有一點可商量的餘地。
久而久之,大臣們也就死心了。
想到已被立為儲君的小公主,以及公主身邊的伴讀,心頭又生出各自的盤算。
清晨的空氣比較涼爽,夜宸瑾掀開馬車車簾,看著眼前巍峨雄壯的宮門,那張酷似其父的小臉上盡是即將見到父親和姐姐的歡悅。
這是夜宸瑾長這麼大第一次來南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