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從一九八九年開始升溫,到了一九九二年,達到了建國以來第一個高潮,在投資者轉向股市之後,經曆了一段時間的低迷期,到了一九九六年,掀起了第二次熱潮,九七年進入鼎盛時期,進入郵票市場的人有三千萬之多,直至九七年郵政部門的一個重大失誤——提高郵票的發行量,導致市場急速縮水,最終以慘淡的局麵收場。
中國人有個通病,隻要市麵上流行什麼,馬上就有成千上萬的人狗攆耗子一樣蜂擁而至,掙錢的事情也是一樣,一九九二年外圍大批資金的湧入,使集郵市場進入了畸形發展階段,各類郵品的價錢都被炒翻了天。
最可怕的是郵政部門跟著瞎起哄,先是把新郵票的發行量從八十年代的每套數百萬枚,提升到九十年代初期的每套上千萬枚,接下來就是九七年的最高峰:每套五千萬枚。當郵票市場的火爆場麵煙消雲散之後,絕大部分九十年代發行的郵票,在郵市賣得比麵值還低,最低能打到5折。就是二零零五年的今天,很多經常寄信的內行人,還是去郵市去買這種打折的垃圾。
一九九一年的冬天,正值郵票市場進入劇烈膨脹的初期,在猴票事件上遇險的趙啟明,終於迎來了掙錢的好時光。
早上考完一場物理就放學了,時間還很早,胡雪怡沒有呆在學校,和肖靜兩個人一起往家走,剛走出學校大門沒多遠,隻聽後麵有人喊道:“胡雪怡,等等我!”
兩個人回頭掃了一眼,原來是趙啟明從大老遠跑了過來,胡雪怡腳下沒停,拉著肖靜就往前走。肖靜低聲笑道:“雪怡,這小子找你幹什麼?是不是對你有意思呀!”男生女生之間私下裏就喜歡拿這種事開玩笑。而且趙啟明長的雖然算不上很帥,卻也並不難看,還有一種玩世不恭的氣質,這類品種一向比較受歡迎。
“別瞎說,這家夥不是什麼好東西!”胡雪怡斷然否定了肖靜的猜測。
肖靜中午從來不在學校裏,並不清楚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否則也能看出點什麼來:“我覺得不錯呀!聽說他前段時間和蘭夢雨分手了……”
趙啟明追求蘭夢雨是眾所周知,而他們兩人分手的事胡雪怡沒聽說過,她和班裏的同學一向交惡,這種小道消息一般都是從肖靜那聽來的。
說話間,趙啟明從後麵追上了她,氣喘籲籲的說道:“你們走得可真快!”胡雪怡白了他一眼,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趙啟明接著說道:“胡雪怡,我找你有點事,中午一塊吃個飯吧,去迎春酒樓!”
他說的是市內比較有名的一家飯店,就在離學校不遠的一條街上,在那個年月,做為一名中學生請同學吃飯,還從沒聽說請人去這種地方的。胡雪怡和肖靜愣了一下,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不去,有什麼事就在這說吧!”有手不打笑臉人,胡雪怡態度稍稍緩和了一點,但還是拒絕了他的邀請。
“這裏說話不大方便。”說話間,趙啟明見旁邊的肖靜有回避的意思,連忙又加了一句:“肖靜也一起去吧!”
肖靜還從來沒去過那家飯店吃過飯,很想去見識一下,卻有不好開口,隻是從背後用力扯了扯胡雪怡的衣角。大家的父母都是在工廠裏的工人,工資收入差不多,就是當廠長也不過比普通工人多拿個幾十塊錢,哪有閑錢去那種消費場所。
好朋友的暗示讓胡雪怡猶豫了,她自己對趙啟明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似乎有點喜歡他,不知為什麼,她心裏卻又在一直排斥著這個念頭。
過了一會兒,她終於開了口:“好吧。”
自認為算無餘遺的趙啟明露出了笑臉,三個人沒走多遠,便來到了迎春酒樓,他要了個包間,大大方方的走了進去,過往的服務員都用一種訝異的眼神看著這幾個背著書包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