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祖上是家無恒產的酒樓夥計,雖是如此。但這並不妨礙他娶鎮上張秀才的女兒為妻,雖門不當戶不對。但張秀才相中了他實在的性子,認為他是個憨厚的。定會待自己的女兒好。
他用妻子陪嫁的二十兩銀子在郊縣的東平村買了一畝二分地,在那處安了家,這就是如今京城慶國公府蕭家的起源。
蕭筠溪的高祖父。蕭老爺子在十八歲時去了鎮子裏的茶葉鋪子做學徒,二十一歲時做了掌櫃。
可能生來就有商人頭腦。不想以後總圍著東家轉,於是辭了掌櫃的差事。開始自己倒騰茶葉。
生意也慢慢開始做大,在郊縣也算得上小有家產。
人一旦解決了生活溫飽,就會開始琢磨其他。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為低下,蕭老爺子不想讓子孫後人矮人一等。於是想著讓他膝下的兩個兒子讀書識字考取功名。
大兒子蕭敬成資質愚笨,根本就不是讀書那塊料。而他的小兒子蕭敬*,也就是蕭筠溪的曾祖父,他卻是個靜不下心來的孩子。爬樹下河無所不能。
雖生性頑皮,但先生卻誇他聰慧過人。將來是個有大成就的。蕭老爺子一聽此話可謂是樂開了花,開始重點培養他的小兒子。大兒子也就這麼放棄了。
可蕭敬*偏偏是個不喜讀書的,十五歲一氣之下離家從了軍,非要證明不讀書也可以出人頭地,這*直接讓蕭老爺子氣的中風,躺在床上養了半年才能開口講話,雖然不再像以前那麼利索,但大體意思還是能表達清楚。
大兒子蕭敬成開始接管家業,五年時間就揮霍的徹底,喝花酒,聽小曲兒,隻要是同風月二字沾邊兒的事,總有他的身影。
本以為五年沒有消息的蕭敬*早就戰死沙場,可他卻在不久後回到了郊縣,那時的他已經是一位正四品的武官,是齊王殿下的副將,還曾在戰場上替齊王擋了一刀,如今的功績可謂是讓蕭家光宗耀祖。
蕭敬*回到蕭家時,見老父病倒,家產也揮霍無幾,一氣之下同他大哥分了家,將蕭老爺子接到京城悉心照料。待到齊王登基為帝時,他被新帝封為慶國公,率領羽林軍保衛大玄疆土。
蕭家從此改換門庭,徹底擺脫了商人的身份。
蕭敬*僅有一個兒子,那就是蕭筠溪的祖父,但卻是個愚笨之人,胸無大誌,難成大事。蕭敬*無法,便給他挑了個厲害媳婦,也就是現在的蕭老太太江氏,江氏出身書香門第,不似其他閨秀女子那般僅是個繡花枕頭,而是被教導的識大體,滿腹才情。
蕭敬*自詡是粗人一個,發妻也是個目不識丁的武將女兒,他認為兒子會成如今模樣,定是他們為人父母沒有教導好,他希望自己的孫兒可以挑起慶國公府的大梁。
江氏果真沒讓蕭敬*失望,將大兒子蕭晟軒教導的能文能武,十六歲就上陣殺敵,絲毫不輸給年輕時的蕭敬*。
可她的二兒子蕭晟輝卻沒有太大出息,文不成武不就,成日閑賦在家,江氏很是不解,都是她的兒子,可卻完全是兩個性子的人,很難想象這二人竟是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