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近晚上十點,為避人閑話,房間的門僅是半掩。
吳添道:“此事外人傳得轟轟烈烈,說什麼環保局籍機斂財,惹起民憤。這種消息無疑是非常有炒作的噱頭,但缺點是容易疲勞很快便風平浪靜,而且消息源人盡皆知,不是獨家消息。”
對於此點,呂燕琳自然明白。她並不是第一時間起來,也正是這個原因,一條不是很高價值的題材,不值得作為節目主力賣點,最多也是擦邊地報道一下。鄧氏企業故意的高調操作,她能知道的,別人都知道。她們報道或許可以推波助瀾助熱這個話題,但是對他們收視率並沒什麼幫助。
在這個媒體競爭激烈的時代,真正有先鋒效應與影響力的,就是獨家消息,尋出一個不為人知卻又與人不同的真相作為報道載體,才能事半功倍,帶來收視效應。
“我給你這個消息,一定能夠惹起轟動,你信不信?隻不過這消息有些敏感,恐怕像上次一樣,又被上麵和諧。”
呂燕琳雖知他是故弄玄虛,但是不僅沒有絲毫的介意,反而微有興奮,因為表明這人的確藏有鮮人為知的內幕。
“吳縣長,我們媒體一向追求真相,追求客觀真實的報道。你是公職人員,而且也是當事者,我們不一定會按照你的意思進行報道,希望你能明白。我們的宗旨是讓百姓了解這事的來龍去脈,你既然提供線索,我們也一視同仁,然進行節目整理時我們必須持著不偏不倚的態度,秉守職業操守,讓公眾了解真相。”
吳添看著她道貌岸然,煞有其事的模樣,心裏有些鄙視。
毛的不偏不倚,客觀公正!為了收視率,你們這幫媒體人什麼陰險手段用不出來?
隻道:“那是一定,我也隻是提供線索,不會插手影響你們獨立自主。:
吳添移一移椅腳,幹咳一聲,道:“這事得先從鄧氏企業的目的說起。”他頓住,像想起什麼,道:“嗯,這隻是我個人讓你知道的內幕,你不用報道。這事完全沒有證據,我隻是向你作一個大概的描述,讓你更清楚發生什麼事。後麵,我才幫你找你們想要的料。”
他愈說得鄭重,呂燕琳美眸愈是發亮。吳添作為縣委常委,所知愁的內幕自然是非常秘密。撇開工作的事不說,做為一個八卦之火熊熊燃燒的女人,她也是勾起好奇心。
“這事說來也簡單,鄧嘉誠目的不是環保局,而是環保局長鄧月娥。他們這樣弄,是因為鄧月娥將即將進常委,正在接受組織考察期,所以才弄這一出滿城風雨的戲劇。”
呂燕琳心裏興奮,這竟然涉及政治鬥爭?一個民營企業為阻止對頭環保局局長升職,竟然不惜設套陷害?
…………………………
夜深漆,郊外的夜空格外清冷。
河水泛流,閃爍出淡淡的銀光。吳添拿著電筒,照著河岸秘密砌成的排汙口,對著正在奔騰洶湧而出的工業的廢水沉碴道:“你看,這就是業誠瓷廠的排汙口,每到十二點後,準時就會排放工業汙水,一直排到早上九點。”
呂燕琳將手裏電筒巡照進河水,隻見七色彩澤的金屬廢水,在清澈河流翻滾逐流,形成一處二十平方短短的廢水範圍。河岸的排汙渠口,令人惡心的廢水如溪流般源源不斷,直排入河裏。
再讓上流河水一衝,與原本清澈的流水打著漩渦,緩緩混合,再飄著彩色而下,形成長長的“海帶”,畫麵令人觸目驚心。
“所以,鄧氏企業說什麼裁贓陷害,明顯是故意倒打一耙!他們偷排工作汙水由來已久,由於它是著名民企,又和附近地痞勾結,其它幹部都不敢動它,隻有鄧月娥敢秉公執法。在之前,鄧月娥就親自趕來執法,嚴懲其數次。但他們倚仗後台穩固,屢教不改,而且更對鄧月娥懷恨在心。加之有人刻意授意,所以在鄧月娥在升遷節骨眼上,鄧嘉誠自然趁機發難……”
呂燕琳不理他說什麼,指揮著跟隨的攝像,打開燈光,進行取景,立即現場報播。
有了這個畫麵,那絕對是大新聞!要知道,前天滿腹喊冤,跪天拜地說自己遭到公權陷害,並且引起廣泛同情的的“受害者”,竟然在出事之後,一邊抹著眼淚喊冤,一邊膽大妄為日以繼夜地排著工業廢水。這種無法無天,嘴上一套行動一套的兩麵派一旦被暴光,轟動效應絕對像投擲一枚原子彈般!
尤其這兩天,那些明裏暗裏對鄧氏企業同情的媒體對手,如果知道讓鄧氏企業被耍猴子般愚弄了,那會是怎麼樣的反應?呂燕琳一想到這個就興奮,憑著這條爆炸性的消息,《新聞一線》一定再會惹爆眼球,引起強烈轟動性。
一個違法企業,有恃無恐堂而皇之違反法規,因為對敢於執法的環保局長懷恨在心。所以趁著上麵對她考察之機,進行強烈的抹黑與人身攻擊。在所有人麵前,它哭喊自己受到公權的侵害,和裁贓陷害,博取所有人的眼淚。而那位,真正無辜的秉公執法的英雄的環保局長不僅身受重傷,還因此受到媒體的口誅筆伐,以及牽連,身敗名裂,還悲慘至丟了常委一職。壞人得逞,好人則下場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