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描述大致是如下情形,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回家前三天:咋親都不夠,恨不得走路都得摟著,早起賴床也因為我是獨自在外、勞苦功高的鬥士,我需要多休息,冰箱裏早就準備好了一堆零食、水果等著我去臨幸。
接下來的幾天:“你沒事動一動唄,別老栽歪著……”“幹點活兒磨磨蹭蹭的,真指不上你,哎。”
穀底那幾天:“再睡都長蛆了!一天到晚幹啥啥不行!”“天天就知道吃,再吃都成豬了!”,“啥時候開學?你趕緊走!跟麵前晃晃悠悠的,我還得天天伺候你,跟欠你的似的!”
要走之前的三天:“這假期也太快了,又要走了,你一人在那麼遠的外地太遭罪了。”“媽再給你買點吃的,買幾身衣服帶走吧,別花生活費買這些,留著吃好吃的啊。”
……
我原本以為我媽是因為身體上的周期導致情緒變化這麼大。後來發現她幾乎年年如此,也就明白這種情緒周期隻是因為慣性的“越遠越親,越近越臭”。再後來發現幾乎全中國的媽都這樣。也許未來,我也會變成這樣一個媽。
回家安頓好後,我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約美芝見麵敘舊。帝都的寒假比南方開始得早,美芝她們早我一周就回家了。我跟美芝約在了以前高中時我們常去的主要麵向學生的“多拉米西餐廳”門口見麵,彼時並沒有什麼網紅餐廳,大家都習慣依著舊有的記憶去一些老地方。
春節前的鬆江市,溫度已經很低了,美芝穿著一件過膝的羽絨服,驚訝於我隻穿了一件看起來並不厚的半身羽絨服。“你不冷麼?”這是她跟我說的第一句話。
“冷?我能回到有暖氣的東北,就已經覺得像每天都是春秋夏了!你都想不到C市的冬天有多難熬!”我試圖讓她明白我這一個冬天經曆了怎樣的折磨。
我們親熱的坐在餐桌的同一側,點了些魷魚圈、炸雞翅之類的小食,便開始分享彼此這半年的經曆。
“……我就把禮物還給他了!了。”我滔滔不絕地把我跟佟宇辰的這段誤會炫耀式地說給美芝。
“所以你還是沒說清楚,你拒絕了個帥哥到底是因為什麼?”美芝斜睨著我,一副看穿我的樣子。
“民女心有所屬,不能恕不能從啊~”我裝著戲腔跟她講。
“你不會還惦記著顧雲帆吧?”美芝開門見山地問。
我沒說話,低下頭吃了口雞翅。
“給你點情報,這頓你請。”美芝推了我一下,我趕緊看著她點頭。
“據說顧雲帆高考三分之差跟第一誌願航大計算機失之交臂,落到了我們學校的信息工程,他現在在沒有女朋友,也不再熱心各種演出了。”
“又不是跟你一個係,你怎麼知道這麼多?”我問她。
“我們隔壁的對門寢室,有個姑娘老打聽他,我們兩個班一起上大課,我常聽到她跟她同學說起顧雲帆。”
“不彈琴都這麼招風引蝶,真是個禍水。”我嘟囔。
“禍水你還不離他遠點兒?”美芝給了我個白眼。
“我這還不遠?估計這輩子也碰不上了。”我癟著嘴說。
“遠點好。我估計你跟你剛才說的那個韓度能有點戲。別為了盆禍水放棄一碗海鮮湯。”說完,她拿起湯匙喝了一口目前的海鮮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