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南佳挪了挪身子,在他懷裏尋了個舒服的姿勢,將腦袋枕在他的胸口。
她蠻喜歡這個樣子的,能夠切實地聽見他的心跳、感受他的情緒。
似乎還可以發現一點情感上的共鳴,讓人覺得踏實。
“你父母都是怎麼樣的人啊,能把你培養得這麼優秀?”
蘇啟明輕撫著女孩光潔的後背,把被子往上拉了拉,剛好遮住她的肩頭。
“我父母啊,早些時候是大學裏的教授,不過按照他們那時候的稱呼,應該叫做先生,或者直接稱之為老師吧,我也不是很懂...”
“他們都是文化人,在那時候比較稀缺,自然家裏的條件就能好一些,但也比不上改開年代下海經商的那些人就是了...”
“不過他們總覺得靠筆杆子吃飯越來越不靠譜,就讓我去學了醫,對外說是能救世濟人,其實是看上了現在醫生的收入穩定,不用他們太操心。”
他的語氣不溫不火的,聽不出什麼情感來。
自然也就判斷不了他是覺得這樣好,還是覺得這樣不隨他的意。
瞧見話題就要斷在這,顧南佳隻好扯到自己身上來。
“那我比你好一點,我爸媽還蠻支持我自己選專業的,雖然說這種藝術類的專業依然費了我好大的口舌才說服他們就是了。”
“你誤會了,我沒覺得學醫不好。”他伸手敲了敲她的後腦勺,“工作就是工作,不應該和興趣之類的東西混為一談,勞動換報酬、自律換自由,就這麼簡單。”
顧南佳抬起頭嗔怪地瞪了他一眼:“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相比那些來大城市打工的外來遊子們經濟條件稍微好一點,才會想這些有的沒的的事情...”
“現在大家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包括我在內,父母的關心多一些,自己就算不努力也不會露宿街頭,所以就開始對工作挑挑剔剔的嘍...”
“好多小職員開的車比老板的都要好呢,聽說之前公司做新人培訓都是宣揚企業文化的,現在誰還吃那一套,忠誠度的什麼的,早就在我們這一輩人身上看不到了。”
蘇啟明點了點頭,她這話也沒說錯。
醫療行業還稍微好一點,他那些在別的行業混到中層的老同學們經常互相吐槽的。
現在的小朋友們,特別是金融和銷售這種壓力比較大的企業。
年輕人離職的理由五花八門的,有時候就是因為辦公室裏沒有咖啡機這種小事都能夠成為離職的借口。
這兩年醫院招來的那些個在校實習生,畢業後願意留下來的也越來越少。
之前和於啟辰同期的一個小夥子,就是因為不想上夜班,拿著醫學院的畢業證跨行去做文職了。
工資多寡都已經不是現在這一輩人的主要考量標準了。
工作環境好不好,是不是嚴格遵守八小時製,交通方不方便,周圍好玩的地方多不多才是他們的選擇重點。
之前說隨著大學生占比提高,年輕人和領導意見不合憤而離職成為常態。
現在來看,好多人都是領導不聽話我就要離職的。
真的越來越病態了。
“不過你不是這麼想的吧?之前你說過的,你想自給自足。”
“也不是完全沒想過,誰不想要個舒心點的工作啊。不過今天和閆老師試了試,才知道之前自己是目光短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