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卷 滅族之戰(1 / 2)

第三十七卷滅族之戰

伊稚邪到的時候,三萬的匈奴武士和兩千的‘鳴鏑’已經早早的來到那裏,等待他們的大單於,帶他們征戰四方,為他們的兒女,去爭奪那肥沃的中原土地。

看著高昂的士氣,伊稚邪什麼都沒有說,隻是高高的舉起了手中的長劍,怒喝道:“願昆侖神保佑我大匈奴!!!”

“願昆侖神保佑我大匈奴!!!”“願昆侖神保佑我大匈奴!!!”

高昂的進軍聲響起後,三萬輕騎帶著浩浩蕩蕩的向月氏國的方向衝去,本來三萬兵力的調動在漢朝的軍事情報中是應該被打上重重一筆的,但是在結親的幌子下,還有伊稚邪早就將邊關缺少的兵力補上後,漢朝最終還是被伊稚邪的這一手偷梁換柱給騙了過去,現在唯一剩下的,便是滅族之戰!!

月氏國距離匈奴並不是很遠,在三萬輕騎晝夜不停的趕路下,第三天的清晨,伊稚邪便帶領著他手下的三萬輕騎來到了月氏與匈奴的交界處。由於今年同漢朝交戰激烈,而月氏可能對匈奴放鬆了警惕,所以在邊境上守衛的月氏士兵並不是很多。

看著對麵來來回回巡邏的月氏士兵,伊稚邪放下大軍帶領一千名‘鳴鏑’軍和五千名騎兵來到了前線,看能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消滅。

在伊稚邪觀察一會後,不禁皺起了眉頭,不是因為月氏的防禦力太強,而是因為太弱了,偌大的邊境之城,守軍居然不足一千,而且更有一些老熱病殘混雜其中。看到這些,伊稚邪心中頓時湧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明白兵貴神速的道理後,伊稚邪做天上做了一個手勢,身後的‘鳴鏑’軍毫不猶豫的將手中的弓箭無情的將對麵的月氏士兵拋灑而去。射出的弓箭仿佛信號一般,五千名騎兵在‘鳴鏑’軍的掩護下很容易的便衝殺進了月氏軍的本陣,憑借著數量上的絕對壓製,很容易的便將其收複。

輕鬆的拿下月氏邊境,不禁沒讓伊稚邪高興起來,反而越來越不安,月氏邊境的守軍太少,而且補給什麼的也是按這近千人的數量發的,所以說,月氏國對這裏仿佛已經放棄了一般,像是拱手讓給匈奴的一樣。

難道是月氏國力不支,或者是內部的爭權奪利造成的?強行讓自己不去想一些會的消息,伊稚邪並沒有耽誤太長時間,他和中行悅是約好的時間,如果超過時間自己還沒有回去,那麼整個環節都會出現一個偏差,結局就很難預料。

月氏王庭居然匈月邊境很遠,近乎有整個月氏那麼遠了,從中也可以看得出月氏對匈奴近乎病態的恐懼心裏,但是伊稚邪也知道,月氏對匈奴,也有一種近乎病態的憎恨心理,所以月氏對匈奴的態度十分的奇怪。既順服,但是在有一點可能性的情況下,月氏都希望能夠扳倒匈奴。

在邊境休息了數個小時後,三萬人的強襲部隊繼續出發,很快,他們就遇到了第一個月氏族的部落。這是一個中等大小的部落,大約有五百來人的樣子,青壯年占了一百多人,盡管他們在很遠的時候便聽到了隆隆的馬蹄聲,但是這在草原上卻是極其易見的,所以並沒有人去證實一下這到底是什麼地方的來人。

但是這也就造成了他們的徹底滅亡。

三萬人的軍隊將整個村子都給圍的嚴嚴實實,有些月氏的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軍隊的,當然,如果這也算是軍隊的話。

此時的伊稚邪,麵臨著他來到月氏後最難的一個選擇:那就是滅族,將這個部落中的男女老少全部殺光,隻有這樣他們的來曆才不會被透漏,但是這麼做,先不說他自己,就是手底下士兵會不會去做,都是一個問題。

下定決心的伊稚邪之所以將‘鳴鏑’帶來的原因就是,他需要一個絕對忠實自己命令的軍隊,而這個軍隊,在這種環境下,就需要做一個先驅的作用!

將這個月氏部落的五百多人全部聚集在一處嗎、,伊稚邪冷漠的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想著林來時候中行悅告訴自己的兩句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伊稚邪連這個魄力都沒有,那麼他也隻能一輩子做一個野人般大單於,不能再有任何長進。

念及至此,伊稚邪眼中凶光閃爍,看著前麵的月氏人,嘴中怒喝道:“給我殺光他們!!!”

話音落下,隻見無數的箭羽直撲那月氏奴隸而去,但是伊稚邪手下的匈奴武士卻是一動都沒動,用震驚的目光看著伊稚邪,不明白伊稚邪大單於為什麼要做出這種人神共憤的決定。

同伊稚邪一起來的將領有左右賢王,聽聞伊稚邪要屠了這個部落,也是頻頻皺眉,而這個時候,第二輪箭羽已經停下,兩輪箭羽過後,幸存的月氏人已經不足百人,並且用無比絕望和憤怒的目光盯著伊稚邪,他們同樣不明白伊稚邪為什麼要這麼做。揮了揮手,伊稚邪製止了‘鳴鏑’軍繼續製造殺戮,而是看向身後的三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