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如此,這泰儀觀道士們又故作神秘一直任流言四起。搞得有些年觀中總有飛賊光顧。新任主持,也就是張伯端的師父。見如此下去實在不是個辦法,從來隻聽過千日做賊的,哪裏聽過千日防賊的。
索性在一次法會上,集中辟了謠。說觀中無什麼寶貝,觀中道士也不會什麼法術,大家不要聽信謠言。
誰知這一番澄清卻被些山野村夫當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宣言。一時香火更勝從前。聽風就是雨的商人們,也從四麵八方慕名而來。大筆的施舍,隻求蹭些仙氣,好圖回家之後買賣發達。
這在地上死賴著不肯起來的老大爺就屬於後一波人,他先前隻是泰儀觀周邊的小地主,城內也有有些一次生意上遇到了些困難,就琢磨著去泰儀觀上拜一拜,轉轉晦氣。
他雖不是那等篤信迷信的八婆,但架不住事實擺在眼前。確實是自燒香回來之後,生意便立見起色,好轉起來。甚至隱隱然有些家道發達的跡象。這就不是人不琢磨了。小商人思來想去,唯一的延續家業興旺的辦法就是把兒子送到觀中修行去,將來學得了一身法術,便就還俗。自家也好世代富裕下去。
可誰知前去拜師的時候,這觀中主持竟然說自家小子天生靈識不足,不適於修行。
暗想著大概是是自己的誠心不夠。誠心不夠錢財湊,隨即捐了整整一百貫香油錢。哪想到換來的隻是主持的一聲無量天尊,施主大智慧便再沒有下文了。
一個商人投資了,就必須見到回報。總之那個趴在地上老大爺,見觀中其他人一個個神色嚴正。看來看去,貌似就數張伯端這人麵善好說話,便一次次的過來哀求。
其實張伯端現在也很無奈,本來自己就沒有收徒弟的資格。隻是那周晨與別人不一樣,因為是師父特點的人,自己忽悠起來沒有一點壓力。可是若碰上這般要死皮賴臉的,他也是毫無辦法,甚至還有點想死。
就在張伯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的時候,隻見忽然有兩個大漢走進了這街角,皺了下眉頭,一個麵色凶惡的大漢翁生說道:“婆婆媽媽的,能做些什麼事來?”
另一個一般的神色,徑直走到張伯端處,三兩下就把地下的老頭拽開。口中還罵到:“混賬東西,如此衝撞貴人的事情也做得出來,看我等一會不打斷你的老腿。”
那趴在地上耍賴的老頭,見來的二人不似善類。一時竟然被嚇得呆在原地沒敢再有別的動作動作。
張伯端解了圍,又回護老者說道:“他也是愛子心切,二位差爺不必為難他。”說完這話,老頭好像才緩過神來,忙言再不會找了小道士的麻煩。連叫官爺饒命。
這橫衝進來的兩人並沒有什麼表示,隻是轉眼望著張伯端。眼神中帶有審慎。看了一會,見這小道士並沒有別的話說,才將老頭放下,說了一聲。快走吧,貴人饒了你這條老命。
那老無賴,自是千恩萬謝。馬上起身,連跑帶顛的衝出了小巷街角,向人多的路段跑去。此時的他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萬般皆輕,唯有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