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閣前大戰以後,大梁武林中便有了南有藺南天北有林燮為兩大武林泰鬥之稱。藺南天與林燮多年來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聚會,但書信往來不斷甚是親密無間。琅琊閣一步步做大做強名震江湖,其實力在江湖上如日中天。琅琊閣的諜報人員遍布天下,天底下就沒有琅琊閣解答不了的疑惑。
琅琊閣推出了琅琊榜,評點排列天下的財富文武高手的名次。天下的英雄豪傑奇人義士,都以能名列琅琊閣的琅琊榜為榮。琅琊閣的精英遍布各國各地,倒賣情報的生意越做越大。因為琅琊閣主持正義打壓邪惡,琅琊州地區政通人和夜不閉戶。但凡弱小求到琅琊閣無不盡力周濟,因此無論在老百姓心裏還是在江湖上有琅琊王國的傳說。
有王國便有國王,民間也傳言藺南天就是琅琊王。琅琊閣麾下能人異士枚不勝數,很多外地難民來到琅琊閣便定居下來了。藺南天還收養了一些無家可歸的孤兒,當地官府都要看著琅琊閣主的臉色行事。
藺南天很忌憚這個王字,民間稱王傳到國王耳朵裏不是什麼好事。藺南天傳信江湖琅琊閣隻有閣主,可民意難違還是有人傳頌琅琊王的美名。閣主藺南天喜歡遊曆江湖廣交朋友逍遙自在,把琅琊閣的事物交給了年僅十五歲的兒子藺晨搭理。
藺晨少年英俊,在琅琊閣幾個元老的扶持下搭理的琅琊閣的生意井井有條。行事果敢思維縝密冷靜,兩年的時間風流少閣主的名聲很快傳遍了江湖。
而林燮在金陵城也越走越高做了大梁朝廷的兵馬大元帥,組建了威名遠揚的赤焰軍。正當動亂年代亂世出豪傑的時候,林燮率領赤焰軍將士征戰千裏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捍衛大梁疆土。赤焰軍平叛亂收失地功勳卓著,成為了大梁國難以撼動的擎天柱石。放眼金陵城裏,林燮的大帥府蓋過了王爺府邸。
林燮的兒子林殊,從小就喜歡刀槍棍棒。接觸的都是軍營演武場,十幾歲便隨父親林燮出征打仗。小夥神勇霸道,很蠻橫的一員小將。
大梁朝廷之中,有兩個人震撼朝野。一個就是兵馬大元帥林燮的赤焰軍,林燮手下戰將如雲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將帥如虎士兵如狼,滅滑族鎮暴亂刀刀見血絕無手軟。還有一人就是大梁皇族的長黃子祁王蕭景禹,被大梁朝臣讚譽為一帶賢王。大臣給皇帝上折子都會在後麵寫上祁王的意思,朝野上下都以祁王馬首是瞻。
朝堂之上,祁王和林燮的話左右著皇帝的決策。大元帥林燮功高蓋主,戰功赫赫。祁王直言上奏,推翻皇帝的很多決策。這兩個人的所作所為,很多時候讓皇帝難堪。力在創造強盛和諧的大梁盛世沒有錯,可不考慮皇帝的感受豈不是要倒黴了。
文武群臣大多追隨這兩個人,但也危害了少數陰謀弄權人的身家利益。皇帝忌憚這兩個人,朝中奸臣自然看在眼裏。奸佞之輩都是一副和善的嘴臉,可抓住害人的機會他們可不會手軟。
琅琊閣做的情報買賣,不問朝堂中事卻知道很多鮮為人知的秘密。琅琊閣稱不稱王國都是江湖傳言,並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而林燮身在朝堂功高蓋主,高高在上飛揚跋扈眼睛都往上看了。林燮的不可一世藺南天有所耳聞,市場擔心高處不勝寒啊!
藺南天給林燮的書信中曾多次暗示伴君如伴虎的利弊,凡事適可而止不可過分冒尖。可林燮張揚跋扈沒有把藺南天的話仔細揣摩,自恃功高無視皇帝。林燮居高臨下好不威風,卻忘了高處不勝寒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