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蕭景琰在金陵也坐立不安,撿國主政不久就烽煙四起。為赤焰翻案,兵部的幾位老將都落馬了。倉促點將出征都是湊合的赤焰舊將,勝敗如何蕭景琰很擔憂。
兩個多月以後,邊境傳來捷報。首先接到聶風夏冬的西北軍報,擊退北燕大軍。收複失地,驅北燕軍隊於陰山口以外。聶鋒命副將統兵駐紮扼守陰山口,聶風夏冬親帥一萬輕騎軍隊馳援袞州的蒙摯大帥,待旨。先斬後奏的軍報,朝廷準與不準大軍已經行動了。
緊隨其後,是東海衛崢的軍報進京。島夷兵船已經全部趕出東海沿海,幾次激戰繳獲敵船二十隻。俘虜島夷武士一批,請旨裁決。在之後是雲南,夜勤都傳來捷報。霓凰郡主威懾南楚撤兵,夜勤反叛被鎮壓下去了。
四方捷報朝野震動,一片歡呼。蕭景琰對聶風私自行動雖然心懷不滿,可也沒表現在當麵。蕭景琰也知道,大渝強軍十幾年針對的就是大梁。
梅長蘇深謀,蒙摯善戰。這兩個人帶著大梁最強的軍隊應該沒問題,可大渝的玄布也是琅琊榜上排名在蒙摯前頭高手。蕭景琰最擔心的,也是梅嶺袞州的戰況。聶鋒夏冬增援東北的梅長蘇,東北的戰事有勝算了。
幾天後蒙摯的軍報呈現在蕭景琰麵前,大軍擊潰了玄布收複袞州,大渝軍基本上全軍覆沒。玄布殘部幾千人逃回大渝,大梁疆土盡數收複。蕭景琰很高興,大渝才是最大的隱患。蕭景琰立即傳旨,舉國歡慶。下旨衛崢鎮守東海,沒有聖諭不可回京。俘虜的島夷戰俘派兵押回金陵,交給朝廷處理。
八百裏加急,兩道聖旨傳往袞州。命蒙摯自主留下將軍鎮守袞州城,大軍班師回朝不得有誤。聶鋒夏冬也在袞州,帥一萬大軍與蒙摯一並還朝不得有誤。
梅長蘇清醒了,可誰來告訴他勝利的消息成了難題。都是過命的兄弟姐妹好朋友啊,誰也不願意做這件殘酷的事。彌留之際,梅長蘇的腦子雖然有些遲鈍,卻也看出了異常。聶風夏冬也在這裏,幾位主要統領都出出進進,神色詭異。如果戰事沒有結束,幾個人為什麼不去打仗。
梅長蘇道:“廈大人也來了,西北應該沒事了吧。”
夏冬道:“蘇先生放心吧,北燕鐵騎不堪一擊。幾個回合,便撤出了陰山口。”
帳篷外呼呼的風聲,刮得帳篷咚咚響。梅長蘇道:“蒙大帥,我們怎麼還在山上啊!袞州城還在玄布手裏嗎?”
蒙摯道:“小殊,袞州打下來了。玄布已經退到城北常山據守,大軍連續作戰太過疲勞。稍加修整,明天與玄布決戰。”
收複袞州是一個好消息,梅長蘇聽了慢慢閉上眼睛不說話了。梅長蘇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了,模模糊糊的意識還以為是昨天和今天的事呢。
聖旨已經到了三天,一切都已準備停當。蒙摯按照聖旨的意思,留下了柴進鎮守袞州。白是銀自知自己的軍功不大還有汙點,回到金陵還是在蒙摯的手下當差。白是銀想想升官無望還不如留下來找機會,柴進朝廷有人有後台。一旦柴進回朝述職,白是銀就扶正了。白是銀毛遂自薦留下做柴進的副將,柴進也很願意兩人搭檔。
可蒙摯就是不下令拔營起寨開拔還朝,都不肯說實話就這麼僵著可不行。過了兩天第二道聖旨又傳到袞州城,兩道聖旨分別捧在蒙摯和聶峰手上,內容一樣。“從速班師回朝,不得延誤。”
這一次傳旨太監來到袞州城不走了,說太子口喻傳旨公公與大軍一同還朝。蒙摯安排了專門的廚子,一日三餐好飯好菜招待著傳旨公公。好言好語應付著,聲稱還有軍務未了解在等幾日。邊境的條件哪裏比得上金陵,這個公公可受不了。天天跟在蒙摯的屁股後麵,像一個催命鬼一樣的催著速速還朝。
公公懷抱聖旨,說話就是代表皇上代表太子啊!蒙摯心煩的要命,火氣衝到頭頂上也不敢發作。蒙摯天天往城外跑躲著公公,一天兩天還行。三天四天公公可不讓了,大軍再不還朝就是違抗聖命。論罪就是以叛軍處理,蒙摯就是罪魁禍首。
可梅長蘇的情況很不好,蒙摯左右為難央求公公。對蒙摯的陰奉陽違拖拖拉拉,公公也拉下臉給出了最後的時間,在等兩天大軍不動就是抗旨。公公也知道蒙摯與太子的關係,若超過兩天公公便回金陵複旨。
聰明人有聰明的煩惱,沒腦子的人有沒腦子的好處。別人都焦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心焦如焚站立不安。可飛流沒有那麼多煩心事,帶回梅花郡主之後給換上了男裝。這都是藺晨的主意,女孩子在軍營裏太顯眼,穿男裝不引人注意。
梅長蘇命在旦夕,一家人的心思都在梅長蘇身上無暇注意別的事。的確也沒人注意飛流身邊多了一個少年,皮帽子拉得很低遮擋了半截臉。要不就躲在飛流的帳篷裏,偶爾出入跟在飛流屁股後麵寸步不離,飛流去看梅長蘇,梅花郡主從不進梅長蘇的帳篷。沒有人想到飛流一個傻小子會有花花事,會帶一個女孩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