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月成立,陶新把主帥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一直做事謹慎,忠心不二的於忠。於忠武藝和甘寧周倉雖然沒得比,但他一直跟著陶新,比較了解陶新。而且他做事有條有度,一絲不苟,而且他喜歡安靜,耐得住性子。這個位置讓他來坐,在適合不過了。
“小月月,太陽已經等急了,我們出去吧。”清晨,陶新便給黃月英送來早點,喂她吃完,陪她一起去曬太陽。
傷病痊愈的人,多曬點太陽對身體有好處。陽光可以促進人體對維D的吸收。
黃月英慵懶的伸了伸懶腰,她發現自己漸漸依賴上了陶新貼心的服侍。兩人來到門外的草地,坐在下人早已準備好的毛毯上,曬著暖暖的日光。
秋日的晨光比較溫和,也不怕曬黑了皮膚。陪黃月英出來曬太陽,是陶新每天必做的功課。人總是這樣,嚐試過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既然她把終身交給了你,你就應該拿出自己全部的生命來珍惜。否則,就算你得到了天下,也不是一個好男人。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調養生息之後,再一次北伐。袁氏兄弟在劉備王修等人的勸誡下,決心聯手抗曹。但此時的曹袁遠非兩年前可比,如今曹操兵強馬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而袁氏兄弟,因為內部相爭早已把實力耗光,民生凋敝。
這就好比,一群螻蟻意識到外部矛盾大於內部矛盾了,決心聯手一致對外。而他的對手,確是無可撼動的大象。螻蟻與大象爭鋒,無疑與飛蛾撲火一般,自取滅亡。
曹操的謀士神機妙算,士兵奮勇爭先,將領戰意昂揚。以摧枯拉朽之勢先滅了並州高幹,然後擊退冀州袁尚,最後兵圍平原城。袁譚和劉備被困平原城,外部雄兵虎視眈眈且無外援,內部糧草短缺。可謂內憂外患,不能久持。
劉備和袁譚商量,一致決定棄城北逃。北方沙漠地帶,且有胡人烏丸相助,曹操大軍輕易不敢追進來。
於是,在關張趙三人的奮力拚殺下,殺開了一條血路護送劉備等人出城,一路北逃躲進了南皮城,與袁尚袁熙兩人會師。這一仗,袁氏可謂是徹底失敗,要兵沒兵,要將沒將。反而劉備這個客人,比他們的實力還要雄厚一些。
“皇叔,接下來我等該如何行動?”袁尚雖然高傲,但他不得不麵對這個殘酷的現實。如果再不低下他那高傲的頭顱,恐怕沒多久那顆腦袋就沒有用了。
劉備想了很久,他又何嚐不著急呢。若是曹操一路逼進,他們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隻能一退再退。但還能退到哪裏去呢?大漠,還是北方草原?
“不如暫退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度乃是尊父舊部,又是備摯友公孫瓚的親戚。我等相投其有兩個理由不會拒絕:其一,公孫度念舊情不忍拒絕。其二,曹操若是占據河北,下一步必然會攻打遼東,我等暫棲可以與之同心協力抗曹。”劉備說道。
遼東這個地方,中間會經過一片荒漠,道路難行。而且還有一個著名的關隘,隻要守住這個關隘,曹操就休想打進來。可謂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劉備分析的很有道理,這也卻是是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袁譚點頭,袁尚點頭,二子袁熙自然沒有意見。他的心不再這裏,而在已經被擄走的妻子甄宓哪裏。一場兵敗,兩位兄弟失去的隻是他們的權利地位,而自己呢,最愛的妻子將要被他人所有矣。
他又何嚐不是重情重義的真男兒?他又何嚐不思念自己至愛的妻子?隻是他知道大勢已去,自己怎麼努力都是徒勞。或許有一天,還會和她在冥府相見吧。
沒等曹操打來,劉備帶著袁氏兄弟三人一路退到了遼東。公孫度得知曹操打來了,於是不假思索的迎接劉備和三袁入城。
而另一麵,曹操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收複了河北一大片地方,可謂英姿雄發,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啊。於是來到滄海邊上,寫下了觀滄海的千古佳句。
眼見入冬,北方天氣寒冷,曹操最器重的謀士郭嘉建議他暫停行軍,由劉備他們去吧。郭嘉懷具天妒之才,眼光獨到遠見。這次征戰河北,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所以他也沒有跟著來,隻是給曹操一封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