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六年六月之初,十八歲的張泊菡和二十二歲的楚舜順利成婚。

在婚前三個月,楚舜曾經陪著哥哥來到張家,拜望張燿夫婦,順便向泊菡道喜。泊菡雖然萬般不願,卻也不得不和楚堯打個照麵。而楚堯,一見麵就叫了聲:“弟妹!”並主動伸出手,向她握手道喜,又送了一對上好的玉鐲做為賀禮。張燿夫婦見楚堯心無介蒂,十分開心。楚舜讓泊菡坐在自己身邊,用手緊緊地牽著她。楚堯坐在泊菡對麵,靠在沙發上,時不時露出玩世不恭的表情,或是滿不在乎的笑意,與兩年前的楚堯似乎不是同一個人。

大家一起談談時下政府的肅貪行動,談談風行的美元和黃金的炒作,楚堯也解釋了一些軍事上的動作。因為楚堯的英文功底很好,在遠征軍時期又和英國軍打過交道,現在他做為美國軍事顧問的聯絡人員,被征調在南京的國防部。

張燿夫婦留他們在家用晚飯,楚堯兄弟也沒有推脫。一會兒,張要和楚舜燿討論新式油燈在杭州試製生產一事,倆人進了書房。張太太又要去廚房照看燒菜,整個客廳裏突然變得隻剩下楚堯和泊菡兩個人了。

泊菡緊張到能聽到自己心髒咚咚的跳聲,她悄悄地從茶幾上摸到一個蘋果,就好像這隻蘋果可以保護自己一樣。

楚堯一臉冰霜,從對麵沙發挪到泊菡身邊,假意抖開一份報紙在看,卻低聲說道:“你別緊張,我不會亂說話的。”

泊菡喉嚨發幹,依然像小兔見了猛獸似地想要逃開:“你有什麼不敢做的?”

他淡淡地掃視了她一眼,懶洋洋地笑著,似淡漠似痛心地緩緩答道:“若不是怕傷害到無辜的人,我不敢做的事的確不多。”

泊菡與楚舜的婚嫁可謂是中西合璧。第一天在教堂舉行西式的婚禮,並由張府在大飯店裏請客,宴請楚張兩家的親朋好友,盛況空前,當晚泊菡仍宿在娘家。第二天按中式的婚禮,中午之前從張家迎親到楚家,拜完天地後,晚上要宴請楚家的親友和四鄰,這邊的宴席,隻有泊蓮夫妻、毓誠夫妻、泊蕊和伯英做為張家送親的親屬參加,張燿夫婦和其他親友均不參加。

楚舜在樓下忙著招待親朋,隻留了泊菡一人在新房裏。新房裏的東西都是張家添置的,一套歐式硬木家具,朝東的窗戶下一張寫字枱。大床對麵有大衣櫃和是五鬥櫥,美國產的縫紉機。大床上掛著粉紅色的蚊帳,兩旁分別的梳妝台和床頭櫃。四麵牆壁和家具是都貼著紅色的喜字。

泊菡隻聽得樓下人聲喧鬧,觥籌交錯,鬧了一陣後,就聽得樓梯響,大姐泊蓮過來看她,給她端了一碗菜肉餛飩。笑道:“楚舜說怕你餓著,讓我先端一碗餛飩給你墊著。”泊蓮笑咪咪地看著泊菡吃著餛飩,又說到:“也不知道楚舜大哥是怎麼想的,居然不來參加婚禮。這可為難新郎倌了,個個要灌他酒。他哥哥在的話,好歹也能幫他擋一擋。”泊菡有些擔心楚舜,問大姐:“楚舜行不行啊?你讓大哥和姐夫他們幫著他一些嘛。”泊蓮嗔她一眼:“這還用你說嗎?!我們都在幫他,你姐夫都要喝醉了……楚舜沒有喝多少。今天晚上……你也不用緊張,放輕鬆,就沒有關係。”泊菡知道大姐指的是什麼,羞得低下頭來。“你坐坐,我下去看看,小星還在樓下,我要去管管他!”大姐端了空碗下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