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登基(2 / 2)

經過這件事以後原本還笑嗬嗬的朱棣一臉陰沉再也不說一句話了。這突然發生的事情叫後麵的大臣心驚肉跳,看到朱棣說砍個人連眼都不眨一下更是心裏麵直哆嗦。

這可是個殺人的魔頭啊!

雖然經過這件事的影響,但是登基大典還是要進行的。

雖然這個登基大典因為時間的關係顯得很簡陋,沒有萬國來朝,沒有四夷來賀遠遠跟其他那些皇帝登基的時候相比。

大殿上

燕王朱棣,哦,現在應該說永樂皇帝朱棣正身穿龍袍頭戴皇冠威嚴的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的眾臣舞蹈叩拜。

文朔站在朱棣身後,作為一個內侍太監他不可能走到台前的,尤其是還有朱元璋在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說內臣不得幹政。即便這個規矩在朱棣這裏會得到改變,但是卻不是現在。

看著下麵跪拜的眾臣,文朔心裏也是百感交集。回想自己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以後就趕上了這場轟轟烈烈的靖難戰爭,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依靠馬三保這個身份經曆了這麼多的事情,現在竟然是站在一位曠古絕今的皇帝身後,雖然他個人的力量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不是那麼突出,但是不可否認正是很多他的想法促進了朱棣的行事和想法,現在馬三保還會成為鄭和嗎?他還會指揮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去海外嗎?那些未知的海外又有什麼在等待著自己呢?

王景洪的聲音打斷了文朔的思路:

“百官朝見陛下——”

現在已經是大內總管的王景洪雙手擎著玉璽站在前麵,百官再一次跪倒在地口裏稱頌著吾皇萬歲之類的話。

等到大家禮儀完畢,朱棣站起身來威嚴的說道:

“眾位愛卿平身!”

文朔竟然有種回到了朱元璋身邊的感覺,雖然他來到這個時代和朱元璋接觸的時間不多,但是朱元璋那種獨有的氣場卻是叫他印象深刻現在在朱棣的身上他也隱隱的感覺到了,難道這就是人們說的帝王之氣?

朱棣看看下麵站定的文武百官,沉聲說道:

“朕原本無意這大統之位,但是百官苦苦相請。為了父皇留下的江山社稷,為了大明的百姓朕也隻好順應民意榮登大寶。”說道這裏他有意的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

“既然朕做了皇帝,那咱們就要拿出一個做皇帝的樣子來是不是?你們所有的人,不管是王公貴胄、文臣武將一定要好好的輔佐朕,不要有什麼壞心思,什麼貪汙受賄啦玩忽職守啦隻要是做了違背大明律的事,朕絕不客氣。還有那些心裏麵有什麼想法了懷念建文朝的那些人,不管你是幹什麼的,朕都要交你後悔一輩子!”

我去!這是皇帝該說的話嗎?不但是文朔就是下麵的眾臣也是第一次聽到一位皇帝的嘴裏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建文帝在的時候不管什麼話說出來可都是文鄒鄒的呀,這位新皇帝說話怎麼和山大王一樣啊。

不對!怎麼能想建文帝呢?這可是皇上嚴打的對象啊,想到這裏都是把自己心裏那點小念想給狠狠的踏上兩腳生怕什麼時候不注意溜出來壞了自己的前途。

“好啦,朕沒什麼說的了。景洪啊,給他們念聖旨吧。”

說完朱棣直接就坐在龍椅上看也不看大家端起茶杯就吸溜吸溜的喝起水來。

王景洪脆生生的答應著,上前從龍書案上拿起一卷黃軸慢慢展開高聲念起來。當然了聖旨總的意思就是說現在皇帝了,原來朱元璋的那些被建文帝改了的規矩都要改回來了,什麼地方州縣官員封號衙門名稱統統要回到朱元璋那個時候。以後也不存在建文朝了,洪武之後就是永樂。

大家正聽得暈頭轉向呢,好容易看王景洪念完了剛想輕鬆一下誰知道竟然是又拿起一份然後又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不過這次倒還是比較和大家的胃口的,那就是大賞功臣和一些官員的變動。

聖旨上說那些被建文帝弄得家破人亡的藩王這一次也是大翻身,所有的封號啦爵位啦待遇啦統統恢複,沒死的給錢給東西賞宅子給地,死了的給諡號建祠堂。

下麵就是大封功臣,文朔心裏暗暗計算了一下,這一次總共是封了四個國公、十四個侯爺、十一個伯爵當然那些在戰爭中投靠到朱棣這邊的李景隆啦陳瑄啦茹常啦也統統是加官進爵。總之就是活著的給錢給地給女人給免死金牌,死了的朝廷給你照顧家小,要是連家小也沒有的就直接給你建祠堂還專門派人打理叫你死後也是香火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