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我的封賞呢(2 / 2)

等到大家一通禮儀結束之後,朱棣在龍椅上向大家擺擺手說道:

“以後隻要不是在朝堂上你們就不要這麼拘禮了,弄的朕十分不自在。”

大臣們都是垂頭答應著心裏說著個皇帝還真不一樣,那個建文帝在的時候就恐怕大家不知道他是皇上,弄個什麼周禮來叫大家學習使用又麻煩又累人還耽誤時間。

朱棣繼續說道:

“今天朕要先在這裏向大家說件事,景宏啊,你給大家宣旨吧。”

已經榮升為中官的王景宏雙手捧著一道聖旨來到眾人麵前清清嗓子看是念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北平起兵以來貼身內侍馬三保不論在軍中還是其他各項事務的處理中都卓有建樹,深得朕心。為章其功勳特加封為內官監四品太監,賜名鄭和。欽此——”

隨著王景宏拖著長音的話語念完就應該是馬三保跪倒施禮叩頭謝恩了,但是大家等了半天也沒看到有人出來,尤其是建文帝這邊那些投靠過來的大臣還有很多人沒見過馬三保呢,這都要等著看看馬三保到底是何方神聖能叫這位新皇上如此器重一下子就給了一個內官監太監的高位。

這裏要科普一下了,首先說在明朝的時候太監和宦官是有區別的。太監是職銜,是各監正四品的最高長官。朱元璋的時候設立12監,主官一下的人也不稱作太監,分別叫做少監、監丞、典薄、長隨和奉禦等職。

在洪武十七年(也就是西元1384年)的時候朱元璋定為9監。洪武28年(西元1395年)重新定為11監,到了三十年(西元1397年)增設了都知監。永樂皇帝定格為12監、4司、8局合稱二十四衙門。

這十二監分別是司禮監、內官監、禦用監、司儀監、禦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和都知監。

那文朔這個內官監都負責什麼呢,據史料記載“掌木、石、瓦、土、搭材、東行、西行、油漆、婚禮、火藥十作,以及米鹽庫、營造庫、皇壇庫,凡國家營造宮室、陵墓,並銅錫妝奩,器用暨冰窨諸事。”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皇宮的總後勤部,和外廷的工部差不多。這可是個肥缺。當時永樂王朝剛剛建立,宮殿要修繕吧?皇宮裏換了主人,主人家的喜好什麼的都要換吧?皇宮裏的一大幫子的人的吃喝都要負責采購吧?再往遠一點說,永樂皇帝要遷都北平,那裏可沒有皇宮啊,要在那裏修新皇城吧?當然這一點大家現在還沒有看到,所以也也就不再說了,但是就僅僅是整個皇宮大內的人吃吃喝喝要采購這裏麵就夠了。

拋開這些不說還有那個賜名,這可是祖宗八代燒高香的事啊,皇帝給你起個名字,多崇高的榮耀啊。當然了這是在這個時代人眼裏的觀念了。

有些大臣聽到這就感到自己以後要好好的巴結一下這位大內新近升起的明星了,但是現在卻出現了沒有人出來領旨謝恩的場麵,王景宏尷尬的回頭看看朱棣,見朱棣微笑著不說話。他可是有點作難了,這聖旨已經讀出來了,就得有人出來接呀,現在……

就在王景宏焦急的時候,身後的朱棣說話了:

“景宏啊,給朕準備紙墨。”

趕緊答應一聲,回頭去給朱棣準備文房四寶,當然這道聖旨就放在了桌子上。

等到紙章鋪就,朱棣大筆一揮刷刷點點在紙上筆走龍蛇,不一會功夫就看到紙上出現了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鄭和”

這可是皇帝陛下的親筆題字啊!

大家都伸著脖子想要看清楚前麵朱棣寫的什麼,這個時候就聽到有人氣喘籲籲的說道:

“……三保……三保來……來晚了……”

大家回頭一看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年輕的太監在那裏喘氣。神采奕奕兩眼放光,看到大家都回頭看他,竟然咧嘴笑道:

“你們都看我做什麼呀,我又不是大姑娘家。”

一句話就把朱棣逗笑了:

“哈哈,三保啊,剛才朕給你的封賞你沒聽到吧?你要是再不來朕都打算要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