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文朔對朱棣說道:
“陛下啊,在陸上剿滅倭寇實在是下下之策。”
“哦?你仔細說說。”朱棣經過剛才的發泄,怒火已經被冷靜替代了。聽到文朔這麼說看看文朔問道。
“陛下試想,咱們大明的海岸線千萬裏,咱要守衛的實在是數不勝數。可是倭寇縱橫海上來無蹤去無影,咱們處處防守就等於是處處虛弱。三寶認為,要想完全鏟除倭患還是要出海作戰,把戰場打到倭寇的老家去!叫他們永遠沒有能力再出海,叫他們一聽到大明這兩個字就渾身發抖才是真正解決倭患的辦法。
咱們在自己的家門口防守不如直接打出去,直接到倭國把倭人打趴下!”
文朔這麼說雖然是沒錯,但是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海的問題,朱元璋的時候是限製出海的,雖然文朔在老朱在的時候曾經勸說朱元璋要興海事,但是效果並不怎麼明顯。
到現在大明國的水軍甚至是連淺藍都出不去,隻能是在內陸的江河裏遊弋,嚇唬一下漁民還是綽綽有餘的,但是要真的說道和倭寇開戰,甚至是打到倭國去,那這話說的還真是早了。
兵部尚書茹常對現在大明的軍備情況還是很了解的,聽到文朔說這話上前說道:
“我也讚同鄭公公的意見,但是現在咱們大明的水軍根本沒有辦法和倭國的水軍相比。咱們的水軍的平底船在江河裏還算是強勢,但是要是到海裏去……恐怕……。”說道這裏他不說了,但是意思大家都明白,那就是大明的水軍隻能夠在江河裏逞威風,一旦是去到海裏恐怕自身都是個問題。
文朔馬上說道:
“既然咱們沒有海軍,那現在就開始建造咱們大明的海軍,建造一支世界第一等的海軍,叫那些番邦異域的人好好見識咱們大明的國威。想想當年咱們連縱橫歐亞的蒙古騎兵都打趴下了,還怕小小的倭寇嗎?古書上不是說‘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現在是叫世界見識咱們大漢天威的時候了!”
一番話把朱棣也說的熱血沸騰,當即拍板:
“好,邱將軍你就暫且先領兵前往剿滅倭寇。茹尚書,你就在全國開始招募造船的能工巧匠,朕要造船,造大船,要造能叫四夷臣服於咱們大漢天威的戰船!”
茹常心裏說:
“這個皇帝瘋了,怎麼這個鄭和幾句話就把他的好戰之心直接就攪動起來了,造船?還造大船?還叫四夷鹹服?”
“好,這件事茹尚書你就開始準備吧,朕會支會工部權利配合。嗯……鄭和你就全權負責這件事,要錢朕給錢,要人朕在全國給你征調民夫!”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三個人同時躬身施禮說道。
就在一天之間,文朔不但是接到了大報恩寺的承建還要造船還是大船,“看來自己以後的日子真的就不好過了,人家都是勝利以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自己現在倒是弄的比打仗的時候還忙。”
搖搖頭就趕往自己那座正在興建中的宅院,總的自己有了住處才能塌心的給皇上聽差不是?
文朔自己選的地方就在三山街上,原本這裏內有一座破敗的大家要轉手出賣,文朔知道以後直接就給買了過來,並且直接在工部報了備,朱棣知道以後也是十分高興特意準許他使用工部的人馬建造這座宅邸。有了皇上的旨意什麼事都好辦,工程進度也不用文朔操心,甚至是工錢都不需要出,因為這是按照朝廷官邸的建築來的,所以用的都是服勞役的人,一切有朝廷聽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