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八十六章 擔心(1 / 2)

雲想想和縣令相談甚歡,她提出的以工代賑之法令縣令眼前一亮,而縣令隨後針對補充的細節,也擴充了雲想想的思路。

雖然她曾在現代社會生活過,知道不少先進的救災之法,但對於一些細節她還是不如縣令來得準確。

以工代賑,這一招在現代,每每到了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時候總有國家會拿出來用。

以公共建設的名義來讓百姓有事可幹,提高就業率,維持社會穩定。

這一招放到古代,不管有用沒用,至少能讓湧入城內的災民分散開來,不會全擠在縣城內。

而且,有工作的人總是比無業遊民來得保守,更讓人放心,這可算得上是至理名言了。

兩人越商量,縣令的眼睛就越亮,再看向雲想想的目光簡直就跟看神人沒什麼區別。

這丫頭腦袋怎麼就那麼好呢,竟能有如此奇思妙想。

雖然她口中的一些詞語他聽不太懂,比如什麼以工代賑,就業率這些東西,都是他聞所未聞的。

可是精於世故的縣令自然知道,隻要災民們起了幹活的心思,有了對未來的盼頭,那便不會有什麼歹念,這縣城裏的治安自然得到了保障。

而且人一直呆在惡劣的環境中不工作,就會很容易回憶往事,這對於這些災民來說,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

如果能夠勞動起來,災民壓抑的情緒有了新的發泄口,他們與本縣人民也比較容易建立起友誼。

這樣一來,等災情結束,這些災民返回家鄉,還不得時常念叨著他們縣好?

這獲得了民心,對他這個縣令可是非常有益的。

想通了這一點,縣令拍案不絕,興奮地開口,“如果所有災民都能有活計可做,讓他們閑不下來,本官豈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了。”

縣太爺如此肯定的態度,讓雲想想增添了不少信心,其實,方才她也不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卻沒想到這位縣太爺會如此讚同自己。

這讓雲想想的思緒更加活躍,繼續說,“大人方才說在四個城門口搭設粥棚的想法,民女覺得第一天那樣做就可以了,若之後還是如此,恐怕會降低災民的工作意願。

不如這樣,隻在第一天給所有災民吃飽飯的量,第二天按勞分配,把粥棚設置在工作的地點,隻要災民去工作就給他們糧食,若還是聚集在城內,便隻能得到稀粥。大人覺得這樣如何?”

若說雲想想剛開始提出以工代賑之時,隻讓縣令覺得驚喜的話,那麼雲想想現在這番話則完全是讓縣令刮目相看了。

他早前便覺得這丫頭出口成章,在他這個縣令麵前都能咄咄逼人,假以時日必能成就一番事業,現在看來,果真不錯。

隻是,縣令心裏雖高看雲想想一眼,但麵上卻不顯,見雲想想說得差不多了,他便捋著胡子,一本正經道,“你這法子倒是不錯,如此本官便免了你擾亂城中治之罪,你且回去吧。”

“那大人……這災民……”

縣令大人清咳一聲,“本官這就讓人將本縣需要建設的工程做個詳細計劃,明天一早開倉放糧,搭設粥棚。此乃縣衙公務,你一個小小村姑便不要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