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第十七章(1 / 2)

米撒回到薩赫利以後,穆斯塔因表麵上為米撒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儀式,可他無時無刻不在盯防著米撒做出什麼不軌的舉動。米撒自知被懷疑,所以他推辭了穆斯塔因給他安排的一切宗教和宮廷職位,他說他隻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平靜度過餘生。然而兩年後,米撒在自己簡陋的家中被毒害,一般人都認為這是穆斯塔因做的。因為當時薩赫利人在西方的戰局一度陷入到巨大的困難之中,於是,穆斯塔因身邊的一些人,開始請求穆斯塔因重新啟用米撒,拯救戰局。但這些事情讓穆斯塔因對米撒更加嫉恨,並最終促使他用卑劣的手段殺死了他曾經的密友,也是他最得力的將領。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至於法魯格那邊,他剛剛上任,就麵臨著穆斯塔因派駐在各地的監督人員時常插手總督事務的情況。這些督察員依仗著米撒在權力交接的時候給他們的特權,對法魯格十分不敬,他們借口說,法魯格剛剛來到特朗西特斯,不熟悉這裏的事務,因此他們將在提前的幾個月代法魯格行使權力。也就是這些愚蠢的督察員,似乎是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或者說為了消弭掉米撒在特朗西特斯的影響,他們把米撒在波爾塞納,還有安奎利塔斯的莫羅洛亞城中力主修建的體育會場拆毀了。之後,他們又在這個遺跡之上重新修建了兩個哈裏斯神的小神堂,但造型十分粗陋,遠不及米撒曾經出資建造的競技場美麗。波爾塞納的畫家辛辛納圖斯還專程給這兩座小神堂留下了自己的畫作,這不是因為他喜愛神堂的建築風格,剛好相反,辛辛納圖斯說小神堂的造型刷新了人類對醜陋和低級趣味的認識。督察員們的這個做法不禁讓人想起克拉維約所著的《東使記》這部小說裏一個名叫米蘭沙的獨裁者的行為,這個米蘭沙,在自己美麗的國家瘋狂拆毀著名的建築,隨後在一片廢墟之上重新修建城市,複而再度拆毀,如此循環。米蘭沙給出的理由是:“吾既為世界之主,保存名城勝跡,不足以增我聲譽,莫若夷平之,使此壯舉,留我聲名於後世。”

而督察員們在掌握大權的前幾個月裏,做出的最重要,同時也是最愚蠢的一件事是這樣的。當時的督察員早已對特朗西特斯人的政治感到不滿,尤其是他們看到安奎利塔斯人、阿皮齊亞人萬事都要委於選舉,而選舉本身,還有選舉出來的五花八門的機構給他們薩赫利人的統治造成了諸多不便,因此他們決心改革特朗西特斯人的政治結構。為了小心翼翼,不觸怒特朗西特斯人的情感,督察員想出的提案是這樣的,他們把薩赫利人統治下的三國(安奎利塔斯、帕特裏奧克斯、阿皮齊亞)部分領土劃為三個地區,每個地區由他指定的三百人組成最高議會,之後,再由這些議會各自推舉出兩名執政官的候選人,而這兩名候選人,交由全民普選,勝者將成為下一年的正式執政官,也就是這些地區最高的行政長官。督察官們以為這種做法既能強化統治,又能滿足特朗西特斯人選舉的心情,可特朗西特斯人對這個法案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他們質疑說,法魯格(所有督察員的政令,都是以法魯格的名義下發的)難道以為他們是沒有文明,智力低下的野蠻人嗎?很明顯,在督察員的法案中,除非他們有朝一日失去對議會的控製,否則無論如何交由全體公民普選,執政官幾乎能夠確定是他們青睞的人了。

米撒回到薩赫利以後,穆斯塔因表麵上為米撒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儀式,可他無時無刻不在盯防著米撒做出什麼不軌的舉動。米撒自知被懷疑,所以他推辭了穆斯塔因給他安排的一切宗教和宮廷職位,他說他隻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平靜度過餘生。然而兩年後,米撒在自己簡陋的家中被毒害,一般人都認為這是穆斯塔因做的。因為當時薩赫利人在西方的戰局一度陷入到巨大的困難之中,於是,穆斯塔因身邊的一些人,開始請求穆斯塔因重新啟用米撒,拯救戰局。但這些事情讓穆斯塔因對米撒更加嫉恨,並最終促使他用卑劣的手段殺死了他曾經的密友,也是他最得力的將領。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至於法魯格那邊,他剛剛上任,就麵臨著穆斯塔因派駐在各地的監督人員時常插手總督事務的情況。這些督察員依仗著米撒在權力交接的時候給他們的特權,對法魯格十分不敬,他們借口說,法魯格剛剛來到特朗西特斯,不熟悉這裏的事務,因此他們將在提前的幾個月代法魯格行使權力。也就是這些愚蠢的督察員,似乎是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或者說為了消弭掉米撒在特朗西特斯的影響,他們把米撒在波爾塞納,還有安奎利塔斯的莫羅洛亞城中力主修建的體育會場拆毀了。之後,他們又在這個遺跡之上重新修建了兩個哈裏斯神的小神堂,但造型十分粗陋,遠不及米撒曾經出資建造的競技場美麗。波爾塞納的畫家辛辛納圖斯還專程給這兩座小神堂留下了自己的畫作,這不是因為他喜愛神堂的建築風格,剛好相反,辛辛納圖斯說小神堂的造型刷新了人類對醜陋和低級趣味的認識。督察員們的這個做法不禁讓人想起克拉維約所著的《東使記》這部小說裏一個名叫米蘭沙的獨裁者的行為,這個米蘭沙,在自己美麗的國家瘋狂拆毀著名的建築,隨後在一片廢墟之上重新修建城市,複而再度拆毀,如此循環。米蘭沙給出的理由是:“吾既為世界之主,保存名城勝跡,不足以增我聲譽,莫若夷平之,使此壯舉,留我聲名於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