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第三十章(1 / 2)

也正是由於馬克曼人與加爾馬納人的爭執,以及安維赫人反反複複不懷好意的探訪,特朗西特斯各國再一次把他們的注意力投向了依然處於分裂的安奎利塔斯人身上。至少在當時的特朗西特斯人身上,仍然存留著一種非常友好的傾向,那就是他們普遍認為隻有保持自身內部的和平與穩定,才有可能共同禦抗外敵。於是以維爾法倫為首的統治者們勒令伊諾克和十人政府進行和談,使他們的國家重歸統一,否則他們將采取共同的強製手段。伊諾克起初聽到這話的時候,他厲聲指責維爾法倫是在幹涉他們國家的內政,這是蠻橫無理的行為。然而伊諾克手底下的大部分平民們卻不這樣想,他們紛紛寫信給維爾法倫請願,請求他能幫助自己的國家解除災厄,恢複平靜。當然與此同時,也有一群在十人政府手底下身懷不滿的民眾向維爾法倫投訴,請求維爾法倫製裁那殘酷、毫無人性的十人政府。

伊諾克向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歐內斯圖姆首席公民馬克桑斯尋求幫助,可是馬克桑斯閃爍其詞,沒有任何要幫助伊諾克的意思。於是伊諾克眼見自己不能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他便立刻召集士兵,試圖搶在各國有所動作之前做出最後的一搏。與此同時,十人政府為了備戰,也調集了一支很大的軍隊,並且迅速向他國求援。然而各國代表的決定一如既往地遲緩,直到伊諾克與伯諾瓦雙方展開戰鬥的時候,他們一直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協議。

伯諾瓦很輕易便取得了那場能夠決定國家走勢的戰爭勝利。在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伊諾克手底下第二排的士兵們看到第一排的士兵紛紛被殺死,他們便驚惶地大喊:“不,他們殺死了我前麵的同伴,讓我逃跑!”於是很快伊諾克的士兵隊列全部被衝散,所有人倉皇逃離,伊諾克本人逃到了一個村莊裏,結果被村民們捆縛起來交到了伯諾瓦手中。據傳言,那天的戰鬥中伯諾瓦的士兵未死一人。

伊諾克被俘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安奎利塔斯,安奎利塔斯城中留守的伊諾克士兵也放棄了自己的工作,主動解散。不過這直接導致了盜匪的橫行,他們依仗著沒有侍衛的巡邏,集結在一起,把自己武裝起來,力爭在伯諾瓦到來前搶劫更多財物。不過他們很快被一個名叫弗列裏奧帶領的公民自發武裝打敗,趕出了城市。然而,在等待伯諾瓦前來的某一天,有兩三百名安奎利塔斯市民聚集在一處宅邸裏,點燃著大量火把,堆放著大量酒桶坐在一起,共同慶祝他們美好日子的到來。弗列裏奧認識到他們的行動可能招致什麼樣的災難,於是極力勸說對方不要在恣意慶祝的時候冒險行事。但當事人反而指責弗列裏奧是不是畏懼伯諾瓦的到來,辱罵他是不是想成為安奎利塔斯的新暴君。氣憤的弗列裏奧離開了。結果當天夜裏,醉酒的平民不幸點燃了住宅,結果他們當中的半數人全部死在其中。雖然火勢沒有蔓延,但弗列裏奧卻被幸存者帶來的群眾打死,因為人們怨恨他沒有製止他們的行動,有的人甚至指著弗列裏奧的屍體,說正是他放了火。結果整個安奎利塔斯城中沒人敢為不幸的弗列裏奧收屍,他的屍首在大街上橫放了兩天兩夜,直至伯諾瓦到來以後,才終於從各處冒出來一群勇敢的家夥,當著伯諾瓦的麵,拖拽著弗列裏奧的屍體,爭搶著為他收屍。

最終,伯諾瓦把弗列裏奧厚葬了。在弗列裏奧的葬禮上,伯諾瓦說道:“我們國家的英雄無緣無故死在了一群公民的手中,但為了他的遺誌,我不會懲罰任何人。現在,是時候摒棄我們之間的仇恨了,是時候克製我們的仇恨了,我們必須學會寬容與忍讓,因為它們對於我們國家的存續至關重要。”

也正是由於馬克曼人與加爾馬納人的爭執,以及安維赫人反反複複不懷好意的探訪,特朗西特斯各國再一次把他們的注意力投向了依然處於分裂的安奎利塔斯人身上。至少在當時的特朗西特斯人身上,仍然存留著一種非常友好的傾向,那就是他們普遍認為隻有保持自身內部的和平與穩定,才有可能共同禦抗外敵。於是以維爾法倫為首的統治者們勒令伊諾克和十人政府進行和談,使他們的國家重歸統一,否則他們將采取共同的強製手段。伊諾克起初聽到這話的時候,他厲聲指責維爾法倫是在幹涉他們國家的內政,這是蠻橫無理的行為。然而伊諾克手底下的大部分平民們卻不這樣想,他們紛紛寫信給維爾法倫請願,請求他能幫助自己的國家解除災厄,恢複平靜。當然與此同時,也有一群在十人政府手底下身懷不滿的民眾向維爾法倫投訴,請求維爾法倫製裁那殘酷、毫無人性的十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