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第十二章(1 / 2)

與此同時,在特朗西特斯周邊的地區四處盛傳著加爾馬納和馬克曼聯軍即將與因瓦人修好的消息,所以聯軍認為這將是他們對抗安維赫人最好的一次機會,他們相信加爾馬納人也會出於仇恨的態度進攻對方。在聯軍之中,來自卡利都司的年輕國王貝納利奧顯得尤其雄心勃勃,他主動提出充任這次軍事行動的指揮官,並允諾他的國家將提供一萬名的士兵。於是共同議事會在貝納利奧的鼓動,以及神武提供的許多不實情報下,提前秘密與他簽署了同盟協議,阿尼斯也作為聯軍代表的一員參與其中。雖然當時波桑尼阿斯已經警告聯軍,因瓦人正在著手東歸,他們即將麵臨另外一場大戰,而且帕蒂略斯總督與大祭司的爭執也愈演愈烈,但是人民似乎完全被安維赫人的憎恨之情蒙蔽了雙眼,他們威脅著有所疑慮的領袖們盡快出兵,並且高聲讚美著急欲遠航的貝納利奧,把貝納利奧當做唯一能夠依靠的領袖看待。

至於在安維赫人那一邊,他們同樣積極進行著備戰工作。可是由於連年大規模的征伐(除了向北的進軍外,安維赫人西方與南方的事務同樣棘手),以及元仲並不妥當的統治政策,致使他們的財政變得十分緊張。元仲為了鼓勵國家中的富戶主動支援他們國家的戰爭,他主動把自己金庫裏的財產捐了出來,但是他失望地發現,就算是他最親近的臣屬,也不願意從他們聚斂的巨額財富裏掏出一分一毫用在他們的國家事業上。相反的是,這群官吏不斷提議元仲從各地的商人手中,尤其是外國商人手中掠取財物。毫無主見的元仲最終順從了他們的意見,並且開始以種種借口查封各地的商號、錢莊,又以許多理由判處商人們有罪,以沒收他們的財富。當一個外國商人試圖辯明自己的清白,並索回自己在當地錢莊裏留下的財富時,當地的官吏回答他說:“你的錢丟了,為什麼要找我們,我們從沒有沒收你的財富,它們很可能是被竊賊盜走了,而你應該去找的是這些家夥。”

除此之外,元仲手底下的官僚們還號召國民反對卑鄙無能的特朗西特斯人,他們規定每家每戶都該通過某種手段證明自己確實是站在國家的一邊,否則此人就應被定罪處置。他們通過這種手段坑害了許多無辜的百姓,並從中撈取了大量的財富。之後,或許是出於對自己犯下罪行的顧慮,也或許是出於對安維赫國內陰晴不定政治局勢的擔憂,即使元仲身邊的官僚在口頭上如何竭盡所能傳達自己對其他民族的蔑視和鄙夷,他們仍然全力把自己的家人還有財產全部送往國外,尤其是願意接受他們的特朗西特斯人那裏。結果,他們從本國國民那裏攫取的巨額財富在很大程度上支援了他們正在交戰的外國敵人。不過他們絲毫不以為恥,反而認為自己做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決定——雖然對個人而言可能確實如此,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年代,仁義道德往往都是通往“個人幸福”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與此同時,在特朗西特斯周邊的地區四處盛傳著加爾馬納和馬克曼聯軍即將與因瓦人修好的消息,所以聯軍認為這將是他們對抗安維赫人最好的一次機會,他們相信加爾馬納人也會出於仇恨的態度進攻對方。在聯軍之中,來自卡利都司的年輕國王貝納利奧顯得尤其雄心勃勃,他主動提出充任這次軍事行動的指揮官,並允諾他的國家將提供一萬名的士兵。於是共同議事會在貝納利奧的鼓動,以及神武提供的許多不實情報下,提前秘密與他簽署了同盟協議,阿尼斯也作為聯軍代表的一員參與其中。雖然當時波桑尼阿斯已經警告聯軍,因瓦人正在著手東歸,他們即將麵臨另外一場大戰,而且帕蒂略斯總督與大祭司的爭執也愈演愈烈,但是人民似乎完全被安維赫人的憎恨之情蒙蔽了雙眼,他們威脅著有所疑慮的領袖們盡快出兵,並且高聲讚美著急欲遠航的貝納利奧,把貝納利奧當做唯一能夠依靠的領袖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