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一日早上八點,馮誌國從家裏出來,像往常一樣,步行走出玉赤苑小區。玉赤苑小區離縣委大院隻有十分鍾的路程,隻要沒有特別緊急的事情,馮誌國都是采用散步方式去上班。
三年前,為了改善居住條件,縣委、縣政府牽頭,建設了玉赤苑小區。玉赤苑小區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住宅區,另一部分是別墅區,兩部分區域用鐵藝柵欄隔開。
住宅區采用集資建房方式建設 ,出資人即是產權人。別墅區全部由縣財政出資,產權歸政府,僅供常委使用。
當年年底,整個別墅區就建設完畢,投入使用。而住宅區是在第二年年底才全部建設完成,投入使用的。
別墅區共建有十三套別墅,除了現有的十一名常委外,還有兩套別墅做為臨時機動備用。縣委常委變動時,別墅的臨時主人也隨之變動。
別墅剛剛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時候,當時的縣委書記調走,縣長出事,一、二號別墅也就空了很長時間。馮誌國做為副書記,住的是三號別墅,他一直渴望著住進一號別墅。造化弄人,上級沒有讓自己這個為玉赤奮鬥了多半輩子的老人上*位,而是派來了交流幹部趙中直,趙中直自然也就成為了一號別墅的主人。二號別墅雖然暫時空著,但現在應該已經重新裝修完畢,隻待黃道吉日,就會成為艾鍾強的住所。
所有別墅的布局基本一致,都是二層結構,麵積也都在二百多平米以上,一、二號別墅稍微大了四十多平米。對於整個別墅來說,多出四十多平米麵積也沒什麼,隻是這卻是權力的象征,而不是數字的簡單疊加。
沿著便道,馮誌國走的平穩緩慢,完全是以散步的方式行進,身邊不時有人熱情的打著招呼,馮誌國也向對方點頭致意,或是問上一句“吃了嗎”。
看到縣委副書記到來了,門衛室值班人員急忙走出屋子,客氣的和縣裏的三號人物打招呼。馮誌國照例點了下頭,保持著縣委領導的矜持,然後繼續往後院走去。
馮誌國走出兩步又返回來,看到副書記去而複返,值班人員又急忙從值班室跑了出來。
“哪邊是怎麼回事?”馮誌國對著值班人員說道。
順著馮誌國手指指向的方位,值班人員看到了政府大樓台階上的一群人。於是趕忙回道:“是村裏來上訪的。”
“哦”,馮誌國應了一聲,不以為然。縣裏成天有上訪的,沒什麼稀奇。再說了,上訪的事都是由信訪辦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接待、處理,和自己這個縣委副書記沒一點關係,今天隻不過是隨便一問罷了。
就在馮誌國準備不去理會的時候,值班人員自言自語的一句話,又讓他停下了腳步。值班人員其實隻說了六個字“又是青牛峪鄉”。
最近,“青牛峪”三個字總是高頻率出現,不光是馮俊飛總是說,就連一些下屬也多次提到,而且他們都提到了青牛峪鄉鄉長助理這個人。
“你說什麼?”馮誌國突然發問,“什麼又是青牛峪鄉?”。
麵對副書記的突然發問,值班人員不明所以,慌忙回道:“沒什麼,我就是說青牛峪鄉又有人來上訪了。自從去年那次大規模上訪後,青牛峪鄉一直很消停,多半年沒來上訪。可是最近又來了好幾次,估計又是告那個楚……天齊的。”
“楚天齊”三個字引起了馮誌國的興趣,他沒有繼續理會值班人員,而是向台階上坐著人群走去。
這群人大約有二、三十人的樣子,都坐在台階上。他們當中有男有女,大部分是五十歲左右的樣子。盡管當地的天氣已經很冷,可在這些人的身上卻看不出來。他們身上都穿著厚重的棉衣,手裏抱著裝熱水的瓶子,身下還有坐墊,看來是做好了長期坐下去的準備。村民們在農閑的季節經常在街上站街,再加上現在太陽已經照到了他們,更何況現在政府大院四麵有圍牆,又避風。所以他們一邊說笑著,一邊玩著手中的撲克牌,看上去很是愜意。隻有一個女人沒有參與他們玩牌,而是閉著眼睛坐在那裏。
“馮……”,人群外圍一名保衛人員叫道,並和另一名保衛人員走向馮誌國。這名保衛人員正要喊出“書記”兩字,被馮誌國擺手製止了。
但保衛人員的話,仍然引起了那名婦女的注意,她睜開眼睛,第一眼就看到了馮誌國。他打量了馮誌國幾眼,隨即站起身,說道:“你是領導吧?我們要告狀。”
馮誌國微一訝異,隨即明白了:自己能被認出來並不難。梳著大背頭,身穿黑色羊絨風衣,皮鞋鋥亮,一看就是“領導”的模樣。
馮誌國沒有回答婦女的問話,而是問道:“你們有什麼事要反映,為什麼直接到縣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