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機關算盡(1 / 2)

得到審判長示意後,書記員取出袋子中的紙張宣讀越來:“陳所長,上次短的信件已經給您二十多天了,可是沒發現您有任何舉動。可能是我的表述太模糊,可能是您一直住院無暇顧及,也可能是您在謀定而後動。無論是哪種原因,但都導致了現在這事還沒有得到解決。可能您已經猜出來了,我在第一次信中說的事,其實就是聚財公司租賃靠山村村民山林一事。第一次我故意寫的那麼模糊,其實也是有顧慮,擔心寫的太明白,擔心那封信到了聚財公司手裏,那我可能就會遭殃了。到現在為止,我沒有遭到聚財公司的任何報複或警示,說明您這人真如大家傳的那樣一身正氣。

聽說現在縣政府已責成縣公安局插手此事,聽說縣法院已經立案,但如果沒有我這次提供的證據,恐怕事實將永遠會被遮蓋,是非也將永遠不分。您可能會奇怪,奇怪我為什麼現在敢拿出這些證據了,因為現在聚財公司已經不可能找到我,我馬上就會到一個很隱蔽的地方。你也不要問我是誰,我也不想要政府的獎勵。哈哈,跟陳所長開玩笑了。我隻是一個知情者,隻是一個不願看到好人遭殃的人。”讀到這裏,書記員停頓了一下。

然後接著讀下去:“下麵,我要用一段文字,對優盤中的畫麵內容進行說明。這段畫麵是去年十月下旬的,畫麵中的那個男人,是聚財公司副總吳信義,他打電話說的就是合同造假的事。是他親自動手,把與村民簽的合同進行調包。畫麵中一共有六張合同頁,其中打印頁碼‘2’的是原合同上的第二頁。打印頁碼‘1’的,有一頁是原合同頁,其餘四頁就是吳振義造的假合同頁。吳振義這四頁假合同頁,有兩頁用於替換掉他自己手裏真合同的第一頁,另兩頁假合同會給靠山村村長何喜發,讓何喜發替換掉代村民保管的兩份真合同的第一頁。

陳所長,您肯定要問我,真假合同頁如何鑒別,可能所有人都有這個疑問。我想人們可能會通過對指紋與紙張的鑒定,來判斷合同的真偽,這也是常用的而且是較有說服力的方法。但是如果隻是比對第一、二頁指紋的吻合數量,隻是鑒定兩頁用紙的克數規格,那就錯了,大錯特錯。因為吳信義已經提前想到這一步,已經設計好了幾乎所有的環節。他設計的結果就是,一旦隻鑒定這些內容的話,那麼假合同就變成了真合同,而真合同卻成了假合同。

不得不佩服吳信義的良苦用心,其實他在和村民談租賃之前,已經設計好了一些細節,為以後造假而設計的細節。當時簽合同的時候,雙方一共簽了四份,甲、乙雙方各兩份,每份合同頁正文兩份。但在簽字的時候,每份合同正文和一張同尺寸白色打印紙被一同夾在文件夾中。村民簽字、按手印的時候,會由工作人員幫著打開文件夾,然後由村民自己翻開白紙與合同頁。

由於白紙夾在合同正文的上麵,村民在翻動時,肯定會在白紙上麵留下指紋。合同正文第二頁需要簽字、按手印,自然也會留下村民的指紋。而合同正文第一頁夾在白紙和正文第二頁中間,不用按指紋,並且好多人已經看過合同所有內容。所以有的人在簽字時,幹脆就沒有翻動合同正文的第一頁,合同正文第一頁也就不會留下所有村民的指紋。

在簽字環節,吳信義還設計了一個細節,那就是村民每在四份合同上簽字並按完手印,就會給這個村民支付第一年租金。待這個村民拿到現金後,才會讓下一個村民簽字,在這段間隙,工作人員會讓文件夾重新合上,下一個村民簽字時就會重複打開文件夾、翻動合同頁的過程。等到真正交給村民那兩份簽字完畢的合同時,文件夾和白紙就不見了。

現在那四張造假合同頁,就用的是當初簽字時的白紙。這樣,假合同第一頁就有所有簽字村民的指紋,而真合同第一頁反而隻有一部分村民的指紋。至於合同用紙,那就更簡單了,那隻要用七十克的紙做原合同第一頁,用八十克的紙做合同第二頁,並把八十克的白紙也夾在文件夾裏就可以了。對於這兩種紙張,如果不仔細分辨,根本看不出薄厚,更何況純樸善良的農民了。合同兩頁沒有都簽字,也沒有蓋騎縫章,這本身就為鑽空子留出了餘地。

可能您會有疑問,我是怎麼知道的,相信好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我不會告訴你們的,就讓我自己保守著這個秘密吧,你們隻要再對合同進行鑒定就行了。在吳信義這種幾乎天衣無縫的設計下,常規鑒定根本也辯不出真假,但隻要再增加一項鑒定就可以了。那就是提取兩套合同第一頁的幾個指紋,鑒定一下文字是在指紋之上,還是指紋是在文字之上。如果文字是在指紋之上,那自然就是在留有指紋的白紙上,後打印的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