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元旦了。王永新一上班,便打開筆記本,查看有無遺漏的重要事項。查看一番後,發現該安排的都安排了,便愜意的靠在椅背上想著事情。
這幾天王永新心情很好,主要是工作順心,尤其那件讓他最撓頭的事得到處理,去了他的一塊心病。這段時間,王永新最惦記的就是拆遷補償款籌措,他跟那些上訪居民承諾,元旦前全部支付到位,跟省領導也是這麼保證的。雖然這事有了處理方案,雖然得到了市委班子的一致認同,但他仍擔心有突發事件,擔心這些資金會被占用。因此,他一直盯著這事,向財政下命令,優先保證這筆款項。在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時候,這筆資金全部籌措到位,他便馬上安排人員立刻發放。
發放當天,成捆現金堆放在市政府大會議室,工作人員共分了十個位置進行發放,現場有警務人員值守戒備。飛天大廈和四海商貿原居民被集中在旁邊會議室,由警察和市政府工作人員引領,分批次進室領取。領完的居民被要求立刻離開現場,離開市政府樓。領到錢的居民難掩興奮,喜形於色,奔走相告,誠心感謝政府,都說王市長辦實事、辦人事。有的人更是親自到市長辦公室感謝,破天荒的進了一次市政府首腦辦公重地。對於居民的當麵致謝,王永新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總是謙虛的把功勞推到市委和政府頭上,而他自己反而表示歉意,為沒有及時支付補償款而道歉。
能夠支付這些欠款,王永新卸掉了一個大包袱,對於人們的評論,心中也高興不已。但表麵一直比較淡然,甚至顯得有些過於冷靜,就像這事和他完全無關似的。人們把王市長這種態度競相傳送,對其更加讚賞不已,不吝溢美之詞,齊誇王市長不簡單,是幹大事的領導。這種信息反饋給當事人時,王永新自是內心欣喜,而表麵依然恬靜淡然。
元旦前這段時間,除了日常工作,除了操心籌措這些經費以外,王永新也參加了大大小小的迎新活動。這些活動有市政府直屬部門的,有下麵科局的,對於人們的邀請,王永新隻要能分配出時間,就一定參加。在參加活動期間,人們自是避免不了奉承與吹捧,尤其更是拿支付補償款說事,好多人吹捧的非常肉麻,就好像是王永新自掏腰包似的。王永新自是要謙虛再謙虛,有時還偶爾略為批評、提醒一二,越是這樣,王永新的形象就越為高大。
想著這幾天的事情,王永新不禁有些陶醉,也有些感慨。自己到成康市這一百來天,可以說是兢兢業業,自認也做了好多有益的事情,但人們卻看不到。而支付拆遷補償款,本隻是做了件份內的事,卻得到了人們這麼多正麵評價和認可。
忽然王永新笑了,笑自己都一把年紀了,竟然會像小年輕一樣膚淺,不禁有些尷尬。他也明白,之所以為了這點讚譽而沾沾自喜,主要是今年整體走“背”字,值得高興的事太少了。
“篤篤”,敲門聲響起,打斷了王永新思緒。
在得到允許後,秘書楊永亮走進了屋子。
看到楊永亮,王永新才意識到,自己本來正想找對方了解有無遺漏的事,不曾想隻顧自我陶醉,把這事忽略了。
這幾天自己心情順暢,秘書楊永亮在自己麵前也經常笑模笑樣的,但今天對方卻異常嚴肅,王永新意識到肯定發生了什麼事,也許不是好事,也許事情有些棘手。
楊永亮走到王永新麵前,把手中的紙張遞了過來:“市長,您看看上麵內容。”
看了眼對方,王永新接過紙張,看了起來。
第一張紙是傳真件,上麵有成康市招商引資的內容,看了兩遍內容,也沒發現有什麼異常。放下第一張紙,王永新又拿起第二張紙看了起來,看著看著,他的眉頭皺了起來。然後,他又拿起先前的那張紙比對著,很快,他找到了兩張紙的聯係。但他沒有說出來,而是問道:“怎麼回事?”
楊永亮指著第一張紙:“市長,這是我一個同學從省城發的傳真,他發的是一張照片掃描件,照片拍的是省商務廳招商廣告,招商廣告內容是成康市城建局提供的。”
“招商應該是市商務局的事吧,怎麼城建局也跟上摻和了?”王永新問。
“業務分工是這樣的。不過這份廣告也不是純粹的廣告,隻能算是成康市城建工作宣傳,但在裏麵出現了招商內容。另外,這裏麵有一條,多少有些說法,恐怕要起糾紛。”說著,楊永亮特意指了上麵的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