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們彙報過以後,副縣長們也陸續到來,個別科局長也來彙報。其實正如喬海濤所說,彙報隻是一個幌子,這隻是人們的一個借口,請楚書記“坐坐”才是真正目的。能夠請到書記更好,即使書記不能前往,最起碼也表明了自己的尊敬態度。
而楚天齊對於這些邀請,都是一個辦法,沒有徹底拒絕,卻也給出了同樣的借口:回家期間應酬有些多,適當推幾天。
盡管人們沒有刻意通氣,但與個別要好者還是做了簡單交流,互相之間都知道了書記的那個說辭。此時大家都意識到,書記那就是推脫之語,就是為了不顯生硬的一種拒絕方式。於是好多人心裏就平靜下來,反正書記也不隻是拒絕我自己,那麼多領導不也拒絕了?但個別領導卻覺得有些別扭,書記即使不能都參加,也得有選擇、分層次的拒絕吧,怎麼把我和那些小科長們混同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很快便過了正月十五。從正月十六這天開始,單位已經不再留人值班,而是變成了正常上班。
在正月十六下午兩點半,縣委又召開了擴大會議,縣委常委、副縣長、黨組成員等全部參加,個別委辦負責人也列席了會議,楚天齊主持會議。
這次會議其實就是“收心會”,每年春節後,無論是省、市、縣、鄉都要召開這樣的會議,一般都在正月十八召開。雖然有時沒直接點出“收心會”三字,或是有更堂皇的會議名稱,但裏麵都會涉及到“安心工作”這樣的內容。
這次會議也是如此,縣委那邊主要由嶽雯、夏茂成表態,政府這邊是柯揚、王曉靜做了發言,當然其他與會者也給了說話機會。
在眾人發言完畢,楚天齊做了講話。身為縣委書記兼縣長,楚天齊的講話就要既有高度,也要有具體要求。這些內容大家都懂,但楚天齊依舊講的很認真、很嚴肅,還對一些重點項進行了強調和解讀。
聽到書記做完總結,人們認為會議要結束了,都等著“散會”兩字,個別人甚至盤算起了會後的一些事宜,盤算起了如何歡度周末。
楚天齊並沒如人們所預料那樣,而是揮去嚴肅神情,換成滿臉笑意,講出了另外內容:“今天晚上六點半,我請客!”
什麼?請客?這是哪跟哪?人們收回了已經走神的大腦,換做了濃濃的疑惑。
楚天齊又做了補充:“地點是縣政府賓館,具體哪個房間問劉拙。今天是我個人請客,誠心請在座各位都去,但並不強求。如果哪位有特殊情況,去不了,和劉拙打聲招呼即可。散會。”說完,起身離開了屋子。
在一愕之後,人們紛紛奔向劉拙,詢問著關心的事宜。
可劉拙也隻能告訴人們具體就餐地點,對其它問題則都回以了三個字:不知道。
……
下午六點,縣政府賓館“聚賢廳”布置一新,劉拙和另一名副主任站在廳門口,迎候著到來的貴賓。其實他倆在下午五點就已經到了這裏,親自安排了餐具配套、上菜順序、起菜時間等內容。
“聚賢廳”是政府賓館最小的一個宴會廳,平時最多擺放十張餐桌的樣子,一般為戰友或同學聚會所用,也常做為婚宴前後“謝客”場所。
今天這裏的餐桌擺放有了變化,那些直徑一米五的十人台全部撤走,換成了三張大的桌子。但這三張桌子也不一樣大,擺在正北的主桌更大一些,是十五人台,不過現在隻擺了十一張椅子,另外兩張是十二人台。
桌上已經鋪就嶄新的米白色台布,紫色口布做成了花瓣造型擺放,酒杯、筷子、湯匙等也全都按位放好。高腳杯晶瑩剔透,啤酒杯杯體適中,白酒杯小巧精致,分酒器造型新穎,用這樣的杯子暢飲,一定會舒爽無比。每張桌子正中,都擺放著兩瓶白酒、一瓶紅酒和幾聽飲料。
開始有人來了,最先到的是曲勇、楊福瑞、高佳明等人,他們被安排到了離門口較近的十二人桌上,所有來的科級人員都坐這張桌。
政府副縣長、人大副主任、政協副主席也陸續到來,他們的座位在另一張十二人台。
縣委常委們也開始來了,夏茂成是第一個到的,然後陸陸續續有人到來。他們的位置好找,都在那張十五人台上,而且上麵擺放著桌簽,位置一目了然。
隨著人們的到來,茶水、水果、瓜子、糖果等擺上了桌子。人們一邊吃著東西,一邊閑聊著,但都不禁納悶:今天大領導請的是什麼客?雖然心裏犯嘀咕,但卻沒人問出來,盡管這裏是吃飯場合,但人們也要注意有些話該不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