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箤道:“聶政,你趕快拜師啊,人家呂娘大師已經答應了呢。”
聶政立即給呂娘跪下道:“師傅,請收小徒一拜。”
呂娘趕忙拉起聶政道:“不用客氣多禮,好吧,我答應收你。”
邰箤笑道:“祝賀姐姐又收得一名高徒。聶政小弟,祝賀你拜得大師。”
呂娘笑道:“邰箤,你搗鬼,看我怎麼收拾你。”她對聶政道:“邰箤是我的師妹,你就應該喊她師叔,快給你師叔拜晉見禮。”
聶政又回頭給邰箤施禮。
邰箤道:“你就不要折磨你這小徒了。”趕快拉起聶政說:“既來學藝,就要懂得規矩,先燒火煮茶,給師傅上茶。”
聶政搬來幾塊石頭,撿來幹柴燒火,給師傅們煮茶。
等一切就緒,邰箤告別呂娘和聶政道:“你們兩師徒早點休息,我也該走了,回去稟告太師,呂娘大師在謝客峽休閑呢。哈哈哈哈”說完就一路小跑走遠了。
如今且說聶政拜了呂娘為琴師,埋首深山,苦學琴藝。
三個月過去了,聶政一首基本琴曲《水仙操》尚未學會。呂娘不解,仔細聽聶政的琴音,在指法初彈之時尚有一股殺伐之聲,到後來殺伐之音越來越明顯,而琴藝的精華部分卻顯得很淡了。
呂娘到:“聶政,你的報仇之心太重,這樣學下去,你的琴藝恐怕也提不高。誰沒有仇人?我的父親也是被人陷害而死,如果像你這樣學琴,我下輩子也成不了氣候,幸虧師曠大師提醒我,學習琴藝要靜心專職,心中無雜念才能學好琴藝。你這樣滿腹報仇之心,又怎麼能學好琴藝?”
聶政問道:“師傅,如何才能靜下心來,學好琴藝?讓聽琴者忘記一切,將全部身心都注意在琴藝上麵呢?”
呂娘道:“學習琴藝,首先要愛琴技,把它當做你唯一的心愛去嗬護她。這樣,你在初學琴藝時,才會靜心去彈奏哪些讓人開心滿意的美好事物,給人甜蜜美好的回憶和向往。把人的心情拉向快樂開心的方向,才能減輕對方的警惕性。隻有把敵人的心思拉攏過來,隨你所思、所想,你才有機會控製住對方,隻有控製住對方的心思,才有可能找到對方的弱點,一擊而中。這就是藝術,你要仔細揣摩這裏麵的學問。”
聶政道:“師傅,為什麼我總是不能靜心彈奏那美好的事物呢?”
呂娘道:“因為你的複仇心思太重,所以不能靜心彈奏。你幹脆把你經曆的仇恨之路告訴我,讓我明確你該學什麼養的音樂才好。”
聶政道:“好吧,我把我家經過的苦難告訴師傅。”
於是,聶政講起了他的家庭的苦難之路——
“我家住在韓國,世代以打鐵鑄劍為生,到了父親這代,鑄得一口好劍。這消息不知道怎麼傳到韓王耳邊,韓王下旨令我父親為他鑄造一口寶劍。要具備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的功夫。父親從未給王侯鑄造過寶劍,如今聽到韓王的指令,要在三個月內交劍,心急如焚,怎麼辦?鑄造這樣的寶劍,按照鑄劍術的要求,必須要用活人湯祭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父親一生沒有殺過人,怎麼可能弄到活人肉湯祭寶劍呢?
“經過三個月的打造,寶劍已經鑄造成功,因為沒有人肉湯祭劍,父親在呈報韓王時,就明確交代,寶劍需要用活人肉湯祭奠後,方才有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的功夫。韓王問道:‘怎樣祭奠呢?’
“父親說道:‘要祭奠寶劍,需要用花椒、雄黃藥水各一桶,放在大鐵鍋燒開,煆燒七七四十九日後,將寶劍插入鮮活的人胸前,投入湯內,煆燒兩個時辰後,取出寶劍,方有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的功夫。’
“韓王道:‘你先將花椒、雄黃藥水燒開,四十九日之後,我自有活人來祭劍。’
“父親按照韓王的吩咐,將花椒、雄黃藥水燒開,四十八日之後,呈報韓王:‘明天就是四十九日,請韓王將活人備好,明日將祭劍。’
“韓王道:‘你放心,明天按時祭劍。你回去做好準備吧。’
“第二天,韓王來到鑄劍台,隨身跟著七八個武士,卻沒有祭劍的活人。父親心想不妙,不知道韓王在打什麼鬼主意。剛要詢問韓王,祭劍的活人安在?韓王一聲令下,七八個武士一湧而上,按住父親,將父親拖到大鐵鍋前,韓王拿著父親鑄造的寶劍,一劍插在父親的胸前,隨聲道:‘將聶工投入大鐵鍋中。’可憐我父親就這樣白白地為韓王祭劍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