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115章 趙飛燕椒房失本真
雙雙認為:跟孔子、屈原對話的漁夫,是跟我的祖宗同一個漁夫。孔子尊稱漁夫為“聖者”。可見漁夫的確是個悟道的大家,漁父和屈原的對話故事,可以看出,漁夫在這裏已成為一個欲引屈原“悟道”的先知。大概雙雙的祖宗嚴子陵受到漁夫的影響,所以寧願在水邊釣魚為生度日,也不願意去做官。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積極用世的表現,可是我的祖宗這樣的消極處世,浪費了他一身的才華,雖然不少人讚賞祖宗的品性,但雙雙不讚成,雙雙為之歎息。
張九齡看到這裏,拍案稱奇,自語道:“看來這個嚴雙雙真是個少年奇才呀,這麼小竟然有了自己的思想,敢與她的祖宗唱反調。”張九齡接著看她第二個故事:《樵夫朱買臣》。
《樵夫朱買臣》——
朱買臣,字翁子,漢武帝時會稽吳人。好學,家貧如洗,賣薪自給,兩次科舉未及第,以打柴為生,一日,同村崔嫂為自己小姑子崔巧鳳選婿,請朱買臣寫婚書,朱買臣見到崔巧鳳,一身素白花衣,高挑身材,細腰豐臀,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崔巧鳳見朱買臣青年俊秀,知書達禮,就盯著朱買臣看。年過三十未娶妻的朱買臣被崔巧鳳的眼神盯得不好意思,大膽地看著崔巧鳳說道:“崔小姐,你的眼睛真好看。”
早過十八歲的崔巧鳳走到朱買臣的身邊,拉著朱買臣的手說:“我的眼睛好看,我就永遠給你看,好不好?”朱買臣摸著崔巧鳳的手說道:“朱買臣沒錢看你呀。”崔巧鳳說道:“你沒錢,我不要你的錢,免費讓你看。”
兩人一見鍾情,苦於家貧,朱買臣被趕出崔家,上爛柯山去砍柴。巧鳳連夜追至爛柯山下,找到朱買臣並表述其心思,有情人終成眷屬。
六年過去了,爛柯山下的報子(報告消息的人)已經滿腮白須,朱買臣依然沒有考中。崔巧鳳再也無法忍受那樣的苦日子,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裏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隻得默默忍耐。一日,崔巧鳳在外遇到一有錢的農夫,這農夫早就認識並喜歡崔巧鳳,就請她吃酒。崔巧鳳吃酒後大醉,崔巧鳳吐訴其心裏話,農夫答應娶她,崔巧鳳回家後,就鬧著要與朱買臣離婚,並逼著朱買臣寫下休書。
朱買臣苦苦哀求,但已是無回天之力,一氣之下寫下休書,頭也不回走出家門,任憑崔氏如何呼喊。崔氏悔恨自己不該吃酒,帶醉逼夫寫休書,但是再也找不到朱買臣的下落。
那個有錢的農夫占了崔巧鳳的便宜後就走了,再也不理崔巧鳳。鄰居得知崔巧鳳離婚,不斷有人上門提親勸崔氏改嫁,而崔氏仍然守著朱買臣留下的茅草屋,種田,養雞鴨,辛勤持家,日日等著丈夫平安回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三年後,朱買臣高中探花回鄉,崔氏欣喜,半路攔馬訴說衷腸,希望能得到丈夫的原諒,跪在馬前不起。朱買臣見崔氏這般,想起當年受羞辱,叫下人拿來一盆水端到崔氏麵前,崔氏接過銅盆,不料朱買臣一腳踢去,盆中之水潑灑在地,朱買臣憤憤說道:“要想得到我原諒,除非將覆水收回。”朱買臣揚長而去。
崔巧鳳心如刀絞,深知覆水難收,端盆直奔黃河而去。
朱買臣路過爛柯山,想起當年向山神許願,想起在此與崔氏結下良緣,惆悵萬分,回到家中,見到茅草棚依舊,沒有荒棄,才知道崔氏一直沒有改嫁,隻見門上栓著為自己接風的紅綢,院子裏整齊兩排田地種著各種蔬菜,後院養著雞鴨,屋內書房中擺放整齊,依然如故。沒有點滴灰塵,家中糧食充盈,於是荒蕪中想起當年與崔氏恩愛萬分,一起讓著吃飯,一起讀書,一起度過的日日夜夜,想起自己出走後一路艱辛,之所以能高中就是因為出走後看到世間萬物,世態炎涼,百姓疾苦,才寫出體察民情的好文章。暗中感謝崔氏逼自己走出去。
於是,朱買臣悔恨自己馬前潑水羞辱崔氏,悔恨自己隻為自己著想,悔恨自己沒有顧及崔氏為自己付出的心血,悔恨自己心胸狹窄,沒有好好珍惜眼前人。當他命下人找到崔氏時,得到的卻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