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嗬..嗬,喲..嗬...”
自打大公井鹽被劉炟封為禦用鹽之後,貢井這麼個偏遠小縣亦跟著名聲大噪起來,往來商客愈頻,或交易成鹽、或近距離欣賞汲鹵,順道品味鹽幫美食,而大公井鹽場的號子聲,亦響徹山間。
“王爺,下官以為,咱們貢井與富順,定不止這兩口鹽井,興許,亦有其他鹽泉尚未被發現。”公明拱手道。
“嗯,本王亦是這般認為。”
劉衍點點頭,說道:“不隻是富順與貢井,本王相信,這江陽屬地,定有其他泉眼深埋各處,隻待我們前去發掘。”
“王爺的意思,可是讓咱們繼續尋找新的鹽泉?”蒲縣長問道。
“沒錯!尋找新鹽泉與開辟新鹽道可同時進行。”劉衍點頭道。
“若是再能尋到幾處新的鹽泉,那咱們以鹽富國之初衷便可實現矣!”王奎搓了搓手,興奮地說道。
隨後,劉衍便號召江陽各地尋找新的鹽泉,若是尋到,便就地開鑿,而貢井與富順亦紛紛響應,在原有鹽井的周邊,以“瓷碗倒扣法”來探尋深埋於地底的鹽泉。
“據聞,下邳王在江陽屬地大興尋找鹽泉之事?咳咳咳...”
章德前殿,劉炟看向朝上眾臣,強打著精神。
“回皇上,確有此事,現下,江陽屬地的井鹽之事發展迅猛,下邳王想乘勝追擊,開鑿出更多的鹽井出來,以便福及周邊。”
一名劉蒼過去的部下執笏上前,垂首拱手。
“嗯,此事甚好,看來,當初朕派他去著手此事,實乃良策..咳咳咳...”
“皇上,請保重龍體!”
見劉炟麵色萎靡,且咳嗽不止,眾臣皆執笏上前,鄭重而語。
“嗯嗯..退朝吧...”
劉炟揮揮手,便於身旁宦者的攙扶之下,緩緩離去,其餘眾臣見狀,皆麵麵相覷,擔憂不已。
皇上還未至而立之年,為何這身子骨卻三好兩歹啊?
很快,尋找新鹽泉、開鑿新鹽井的事情便得到了劉炟的鼎力支持,這讓劉衍的計劃進展得愈發順利。
“是鹽鹵!是鹽鹵啊!”
不久後,人們在貢井獅子灣(今金魚路)附近,又尋到了一處鹽泉,盡管,這處鹽泉冒出的鹵水量並不大,遠不如當初的大公井與富世鹽井,但那小小的一片浸漬泥地的鹵水,卻讓貢井縣的百姓皆喜出望外。
“哨子喊落應齊點,應得齊來才好喊;我喊哨子為哪件,為把鹽井早打穿...”
完成開鑿儀式後,在公明的帶領之下,鹽工們架起了碓架,豎起了井架,以牛拉排車,喊著號子齊力鑿井。
而後,在大公井鹽場,隨處可見筧竿縱橫,井灶密布,煙火蒸騰,水霧繚繞,而鹽場內的轆轤聲、鹽工號子聲亦此起彼伏,響遏行雲。
隨著井鹽業在貢井縣的快速發展,貢井縣亦很快建立起了許多供鹽工們出入的茶肆、酒館,以及供鹽商們歇腳打尖住宿的客棧,一時之間,讓原本人口不密的貢井縣變得人滿為患。
“瞧!是仙氣。”
幾名垂髫孩童手拉著手,越過擁擠的人群,向著艾葉山頭蹦躂而去,其中一名孩童指向不遠處的雲霧朦朧,興奮而語。
“不是仙氣,我爹爹說,此乃鹽場煮鹽時冒出來的霧氣。”另一名孩童隨即指正。
“就是仙氣,人人皆說,蜀井冒仙氣,煙嵐雲岫靄靄升。不信?咱們去瞧瞧!”那名孩童不服。
語畢,便率先向著霧氣繚繞的方向跑去,其餘孩童見狀,亦跟隨前往,跑得跌跌撞撞,險些與迎麵行來的公明與蒲縣長撞上。
“喲!小心些。”
蒲縣長撫著大腹,急忙閃避。
“嘻嘻!”
那名孩童調皮地吐了一下舌頭,便繼續埋頭往前跑,去追趕同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