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川微微吸了一口氣道:“因為這裏麵混合了金銀,而且比例不低,如果這是造假的現代工藝品的話,絕對不會有人發瘋的在裏麵混合金銀!如此……也隻有傳聞中的宣德爐才有這個可能。”
莫川話落,眾人目瞪口呆。
“摻雜了金銀?這怎麼可能?這明明是黃銅嘛!”
“就是就是,就算摻雜了金銀,也看不出來啊?”
“有可能啊,黃金不就是黃色的,這正好又是黃銅,說不準就摻了黃金啊!”
“我去,不會真的吧?這要是真的摻了黃金,恐怕就是真品了,畢竟贗品可舍不得這成本呐!”
“莫老師,您是咋看出來了?快說說吧!”有人迫不及待的喊了起來。
“就是,大家靜一靜,先聽聽莫老師怎麼說。”
此時楚三笙為代表的一眾鑒寶師也是一臉錯愕,如果莫川能證明裏麵真的摻雜了金銀,從某種角度來說,這還真有可能是傳說中的真品。
此時這宣德爐主人,老先生眼珠子瞪圓的看著莫川,嘴唇有些顫抖。
莫川見到眾人雀躍洗耳恭聽模樣,心中得意一笑,麻痹的,上午還不是嫌棄小爺罵人麼?現在態度咋變了?哎,不得不說,這民心啊簡直就是狗屁。
看在你們這麼誠懇的份子上,爾等且把耳朵豎起來,聽我如何吹牛逼。
“傳聞中真品宣德爐就摻雜了金銀等貴金屬,而我在一開始敢如此肯定這是真品,就是因為確定這銅爐中肯定有金銀。”
“哎莫老師別賣關子了,你凡胎肉眼咋看出來的?”
莫川心中亢奮,表情卻竭力收斂,微笑道:“很簡單,掂重量,聽聲音,看色澤!”
莫川抱起銅爐掂了掂道:“首先掂一掂這重量,很沉,這樣的重量根本不像是這體積的銅爐。我在通瑞典當工作,每天接觸古玩類似的這樣的銅爐接觸也不少,但是能有這重量的卻從未見到。如此重量要麼是爐子大,要麼就是爐壁厚,然而實際上這銅爐並不大,這爐壁摸一摸也並不厚,所以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裏麵摻雜了其他金屬,而且是比黃銅還重的金屬。”
“比黃銅還重的金屬有很多,其中就包括金銀,所以這一步還無法確定一定是金銀。”
“其次聽聲音。”莫川說到這,屈指彈了彈銅爐,銅爐發出略顯幾分沉悶的聲音。
莫川又道:“若這銅爐為純粹銅質,那聲音必然高而尖,韻聲急促而短,正是因為銅的這個特性,寺廟裏麵的鍾也多為銅質。而金銀貴金屬因為其質軟的特性,雖然擲地有聲卻無韻、無彈力。而聽這銅爐的聲音,似乎介於這兩者之間,當然這有可能是我先入為主影響而帶來的判斷。”
“最後看色澤,這銅爐的色澤不用我說,大家也看得出來,雖然說黃中帶黑卻不掩其光亮,這樣的金屬光色除了金銀這種貴重金屬,其他金屬怕是少有。便是這黑色,我看也是金銀氧化反應帶來的光澤。”
莫川微微吸了一口氣道:“所以綜上所述,這三點雖然沒有一點可以絕對證明其中含有金銀,但是三點合一,我基本可以肯定裏麵含有金銀。”
等到莫川一口氣說完,現場一片安靜,大家似乎還沒有從這裏麵回過神來。
莫川見到這場麵,又補充道:“這算是從銅爐材質方麵進行鑒定,加上我之前說的銅爐特征及款識,綜合這些原因,我才敢肯定這應該是明朝宣德爐。除此以外,我不得不提一下之前說的《宣德彝器圖譜》這本書。”
“這本書乃是最早提及宣德爐的書籍,按照這本書的描述,宣德爐乃是大明工匠參照《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這兩本書中的器皿器型來煉製宣德爐。而實際上至今傳世宣德爐中,鮮有和《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這兩本書中形象相似的銅爐。如此說來,要麼書是假的,宣德爐是真的;要麼宣德爐是假的,而書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