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鐵口神算(1 / 3)

其實,韓風在製定那些決策之前,早已想到了自己想出來的決策雖然很好,但因為這裏是魚龍混雜,地方勢力盤根錯節的洪銅縣,所以,再好的決策,一旦施行起來,也會受到很大的阻礙。因此,他早已做了最壞的打算。

說到底,他之所以要提出那些決策,並將那些決策付諸行動,最根本的原因,是想進行一次試探,試探洪銅縣每個官吏的反應。經過幾天的試探,決策雖然已經宣告撤銷,但他也基本上把洪銅縣的每一個官吏的情況摸清楚了。

在洪銅縣的大小官吏之中,也並非隻由周大康一個人說了算,在洪銅縣眾官吏中,有著極重分量,能說得上話的,一共有五個人。

第一個人自然是周大康,在韓風沒有來洪銅縣之前,他的身份在整個洪銅縣來說,可以說是排在第一的,無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

第二個能說的上話的人,自然就是陳元。陳元身為洪銅縣的捕頭,掌管洪銅縣的六扇門,六扇門裏的人,大半都是他的心腹,除了已被革職的夏澤乙之外,其他的六個副捕頭,有四個是他的人,一切大事都隻聽他的號令,而二十個班頭之中,有十三個屬於他的心腹。可以說,陳元掌握著六扇門的大部分勢力。

第三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就是兩個縣尉中的一個,也就是第一縣尉。這個第一縣尉名叫洪劍升,來洪銅縣當縣尉已經十五六年,今年已經七十歲。本來,論官職的話,捕頭是要在縣尉之下,受縣尉所管,但一來陳元資格老,在洪銅縣做事的時候,洪劍升都還不知道在甚麼地方呢,二來,洪劍升自從來到洪銅縣以後,雖然也掌握了一部分六扇門的人手,但他這個人不太愛出風頭,為人比較低調,凡是遇到大事,隻要不損失自己的利益,就不說話,由其他人做主,自己樂得清閑。是以,他這個第一縣尉當得遠沒有陳元那麼威風。

至於另外一個縣尉,也就是那個姓甘的第二縣尉,來洪銅縣任職不過三年,卻是一個光杆將軍,如果硬要說他有自己的心腹的話,也就是幾個經常拍他馬屁的小捕快。有一次,他想把其中的一個小捕快升為副班頭,卻遭到了周大康和陳元的極力反對,說他在胡鬧。從那以後,他就基本上不管事了。

至於第四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卻是一個司獄,名叫鐵無私。司獄也就是監獄的獄長,負責洪銅縣的整個監獄部門,品級隻是從九品,可謂最小的官兒。按理來說,這個司獄官職最低,周大康要他往東,他絕不敢往西,但無論是周大康,還是其他品級在他之上的人,對他都不敢傲慢,有時候還要客客氣氣的。

韓風起先還有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就在這段時間內,他派人查清楚了,原來這個司獄與洪銅縣某一家的勢力有著極大的關係,是這家勢力特地安插在縣衙裏的人手。正正因為這個司獄是這家勢力的人,身後有著極大的靠山,所以就連周大康也不敢給他臉色看。

最後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就是貴為第一主薄的白文鏡。主薄乃正九品的官員,但因為主薄是負責接收上麵放下來的各類文書,以及向下發放各種告示的重要人員,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地位也就顯得特別的重要,而白文鏡別看斯斯文文的,但他卻是洪銅縣第一勢力白家安插在縣衙裏的人,所以就算是周大康,也要時不時的向他請教縣治。

就這樣,韓風不但將洪銅縣的大小官吏基本上摸清楚,並還了解到以上五個說得上話的人中,周大康和陳元的交情極好,可以說是站在同一個陣營的,而洪劍升一向獨來獨往,誰也不討好,誰也不得罪,相當的獨立,而鐵無私和白文鏡關係頗為要好,雖然還不至於像周大康和陳元那樣,但也是經常在一起喝酒的。

將這些事都弄清楚之後,韓風已經有了想法,隻是他的想法還需要時間來操作,不能操之過急。所以,他每天仍是過著如同往日的生活,看上去已經完全被磨掉了身上原有的雄心壯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