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風道:“好,我答應六哥。”
武克永想了想,麵上突然露出了一種崇拜之色,道:“說起這個人,出身於兩圓中的德聖園。他十五歲從德聖園出來,當年就名動天下……”
韓風聽到這裏,不由一怔,突然想到了舒智豪曾經跟說過有一個大人物,就是十五歲便已經名動天下的。
隻聽得武克永緩緩地道:“他姓華,全名華孤聖,他的師父便是德勝園的‘鴻儒’聖方智老前輩。‘鴻儒’德高望重,當今天下,能與他比肩的,也隻有‘昊天園’的‘泰鬥’,以及主持天下比武大會的臥龍先生。
華孤聖雖然少年成名,名動天下,但在之後的十多年裏,卻因打抱不平,得罪了許多人。幾乎每一個幫派的人,他都得罪過,而他所得罪的人,都是理虧在先,加上他戰無不勝,武功無人能敵,又是‘鴻儒’最得意的弟子,那些人的師父、師祖就算想找他算賬,也不敢明著來。
二十八歲的時候,華孤聖得到了皇太後的召見,算起來,皇太後與華孤聖還是同門師姐弟。‘鴻儒’平生一共收了三大弟子,大弟子是早年收的,已經四百多歲,二弟子就是皇太後。皇太後也姓華,還是華孤聖的親姑姑。
華孤聖進了皇宮大內之後,得到了父皇的賞識。父皇十分喜歡他,還與他切磋武藝,對他的表現讚不絕口,賜了一個‘侯爵’給他,讓他可以在宮中自由進出。
我當時還小,但對華孤聖的印象頗為深刻。他是一位個子不算太高,但渾身充滿了男子氣概的英雄人物。當年的我,有時候甚至在想,有一天也要像他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俠。
有一天,華孤聖在宮中遇上到了皇九姑,兩人因為是第一次見麵,言語上有些衝突,便打了起來,最後還將父皇給驚動了。但這件事之後,皇九姑卻被華孤聖的武功所折服,正所謂一見傾心。
過了沒多久,父皇因見皇九姑對華孤聖有意,便要將皇九姑賜婚給華孤聖,就在這時,‘趙王’徐錫山突然來向父皇請婚,說他的一個侄玄孫久聞皇九姑的芳名,仰慕已久。
徐錫山的那個侄玄孫武功極高,相貌也英俊,隻是人品一般,而且年輕氣盛,聽說父皇有意要把皇九姑賜婚給華孤聖,到了京城之後,便去找華孤聖,要與華孤聖比武比個高低。結果,華孤聖隻出了三拳,就將打得口吐鮮血,回去向徐錫山告狀。
徐錫山向來自負,聽得自己的侄玄孫被華孤聖打了,麵上無光,萬分惱恨,但他深知父皇器重華孤聖,不敢找華孤聖的麻煩。於是,他找著了一個借口,也就是派自己的幹兒子與華孤聖比武,誰方若輸了,誰方就退出。父皇當時正覺兩難,聽了這個辦法,自然說好。
華孤聖對皇九姑感情隻是兄妹,絕無兒女私情,但他性格古怪,父皇征求他的意見,他並沒有反對。到了比武的那一天,華孤聖果然來了。徐錫山早年有三個幹兒子,第一個幹兒子就是白家的第一代家主,早就死了。其他的兩個幹兒子活到當時,已經三百五十多歲,修為和身手都是一流水準。
一場比武下來,徐錫山的一個幹兒子被華孤聖打敗了,事情本來到此就算了,但徐錫山的另一個幹兒子卻不服華孤聖,說他要是能同時打敗他們兩人的話,才會服華孤聖。父皇見華孤聖沒有異議,也想看看華孤聖是否一人可以對付徐錫山的兩個幹兒子,所以就沒有反對。
結果,三人打了不到五十招,徐錫山的兩個幹兒子同時敗在了華孤聖的手上,兩人心生歹意,突然向華孤聖暗下毒手,誰想兩人沒有暗算成華孤聖,反而被華孤聖兩拳打死。
事後,徐錫山雖然將華孤聖恨之入骨,但擂台比武,生死自負,他也無話可說,況且還是他的兩個幹兒子暗算在先,父皇沒有責備他,就已經是給他極大的麵子了。
半年後,皇九姑便下嫁給華孤聖,但就在大婚的當天,兩人的大禮尚未完成,邊防便傳來了重大軍情,鬼國突然出動了八百萬鬼兵,大規模向邊界進犯,短短幾日之內,就占領了大明帝國上千裏的土地。
華孤聖二話不說,脫掉了新郎官服,向父皇請命,說三年之內,必將鬼國打敗,讓鬼國成為我大明帝國的附庸。父皇大喜,便授予他‘平鬼將軍’的稱號,讓他親率一支京兵急赴邊疆。華孤聖臨去之前,說三年後自會大勝回來,再與皇九姑成婚。結果,華孤聖這一去,卻一去不回,並引起了一場波軒然大波。”